•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
    发表时间:2018-06-28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纪实

     

    《党建》杂志记者 孙进军 通讯员 陈超

     

     

      6月的申城,生机勃勃,满眼新绿。兴业路76号,青砖黛瓦、红色窗棂的中共一大会址,吸引着众多参观者前来瞻仰。

      “大家好,欢迎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刚刚拿到一大会址义务讲解证书的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列兵王宇,第一次担负义务讲解任务,为中外参观者讲解党史。

      “有点紧张、兴奋,但更为自豪。”王宇是中队党支部19年来培养的第71名一大会址义务讲解员,谈及第一次讲解,他激动地说:“能穿着橄榄绿、戴着红肩章在一大会址义务讲解党史知识,感到无上荣光。”

      挺立红色圣地,不忘来路初心。中队组建65年来,历届党支部始终坚持用一大、二大等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官兵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当好可靠兵,站稳忠诚哨。

      “驻守在党的诞生地,成长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中队党支部书记、指导员汪长旌说:“红色圣地孕育红色士兵,中队每一名官兵都是霓虹灯下信仰笃定、忠诚可靠的红色哨兵。”

     

    武警上海总队执勤四支队十中队官兵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 沙煜博摄

     

      培塑霓虹灯下的“新一代”

      十里洋场,酒绿灯红;十里长街,如梦如幻。

      中队进驻初始,就有商人找到中队干部,想以每月1000元的价格,租借中队空余房间作为仓库。个别党支部委员心有所动,在支委会上提议:用租金来改善中队硬件设施。

      时任党支部书记夏光荣断然否决:“军人和商人是平行线,不能有交集!”

      “驻守国际大都市,香风毒雾、金钱美色诱惑无时不在。”汪长旌介绍,中队铸魂与毁根的较量从未停歇。

      一次,副中队长杨泽楠奉命协助公安抓捕犯罪嫌疑人,嫌疑人掏出一叠百元大钞,叫嚣道:“钱都是你的,放我一条生路。”

      杨泽楠面对诱惑,毫不动摇,果断将其扭送归案,当场缴获管制刀具6把,赃款3.8万余元。

      “先进理论学得越扎实,坚守信仰就越笃定。”汪长旌说,“因为理论学得深,党员骨干思想防线筑得牢,无论是面对枪林弹雨,还是金钱美色诱惑,都能经受考验。”

      在十中队,从支部委员到普通士兵,人人都有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论强军兴军》等书籍体会本,官兵每天撰写一段自己的学习体会,天天不落。中队自办的小报《新一代》,刊登党史故事和官兵感言;新兵下连的第一个活动是参观一大会址,第一堂课是学习党的历史,看的第一部电影是《霓虹灯下的哨兵》……

     

    武警上海总队执勤四支队十中队书香军营蓄养文化底蕴。 沙煜博摄

     

      2017年6月29日,中队党支部组织21名党员以一大会址为起点,沿着二大会址、龙华烈士陵园、城市规划馆重走红色线路。在一大会址前,大家高擎右手庄严宣誓,感悟初心、不忘来路;在龙华烈士陵园中,大家凭吊革命先烈遗物,聆听红色故事;城市规划馆中,1000余张建设成就照片、800余件展品为大家勾勒了一幅城市发展的蓝图……

      “红色之路就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支委林青海说,“在这样一个把红色信仰融入生活、灌注平常的集体,每一个官兵都是忠贞不渝、信念纯正的忠诚卫士。”

      士官陈明,退伍前父母给他打了一笔钱,让他找关系争取立个三等功,方便以后找工作,结果钱却被陈明退了回去。父亲训斥他:“送礼没进门,立功就没门。”

      陈明对父亲说:“在我们中队,歪门邪道没市场。”年底,陈明凭考核、测评双第一,立了三等功。他父亲逢人就讲,“部队风气真是好,不用花钱不用跑。”

      近年来,中队入党考学、技术学兵、选改士官、立功受奖125人,测评优秀率、群众满意率都是100%,2017年被武警部队评为“基层风气建设先进单位”。

      战士姜平当兵2年先后递交5份入党申请书,可惜的是,作为在读本科生,他要回校继续攻读学业,入党未能如愿。退伍时,小姜遗憾地说:“我要留下两颗种子,一颗留中队,让学理论听党话的传统代代相传;一颗放心中,把信念带回家,争取早日入党。”

      讲解员朱天炜在新兵下连的第一天,就向中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朱天炜说:“当兵离家时,爷爷专门送给我一本他当年入党时的党章,现在我在二大会址解说党章诞生的故事,了解得越多,内心深处的崇高感、向往感就越强烈。”

      信仰如炬,信念如光。65年来,中队党支部团结一心,带领官兵抵御各种诱惑,无一人被拉拢侵蚀,成为挺立在霓虹灯下的坚强红色堡垒。

     

      当好红色圣地的“播火者”

      “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了中共一大……”采访中,记者走进一大会址展厅“一大聚首、开天辟地”主题雕塑前,讲解员李海港开始讲解共产党早期组织选派代表参加一大时的情况。

      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啥有战士讲解员?不少参观者和记者一样心有疑惑。

      1998年10月,一大会址纪念馆开始扩建。中队党支部根据馆方请求决定指派30名官兵“支援”场馆建设。中队首任讲解员郭峰钰说:“大半年的工期内,从土建到布展,官兵们对馆内的陈设布局、展示内容如数家珍。”

      忙碌了大半年,突然空闲下来,郭峰钰和战友们感到有些失落,都在心里盘算:“我们还能为纪念馆做点什么?”

      1999年5月27日,一大会址扩建竣工开馆。这天,郭峰钰倡议所有援建官兵向一大会址递交了当义务讲解员的申请。

      时任馆长倪兴祥既欣喜又顾虑。欣喜的是,由于场馆扩容,讲解员数量紧缺,此时正需人员补入。顾虑的是,所有援建官兵中,仅1人大专,其余只有初中文化。在党的诞生地讲解党史,讲不好会毁了一大会址的声誉。

      “义务讲解不是图名挂号,是一名战士对信仰的坚守和追求。”郭峰钰向中队党支部表明了态度。于是,中队党支部最终推荐郭峰钰等5名官兵参加一大会址专业讲解员考核。

      现场考核那天,郭峰钰娴熟的讲解技巧,赢得专业解说评委的一致通过,成为首批讲解员。此后,郭峰钰经常到一大会址纪念馆解说,成为人流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被参观游客亲切称为“播火者”。

      “播火者”必是信仰笃定的追随者。中队开展主题教育时,注重用好一大、二大等红色资源,把教育引导官兵弄清“我们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军队由谁缔造、为谁扛枪打仗”等问题,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工程;倡导大家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做红色传人,争当新时代革命军人。

     

    中共“二大”会址讲解员张明杰正在为武警上海总队执勤四支队十中队官兵辅导新修正党章有关知识。 王亮摄

     

      “‘播火者’还得是‘专业者’。”汪长旌介绍,他们以专家导学、原文通学、要点精学的“三学”方法开展党史学习,以摸底考、阶段考、结业考的“三考”模式优胜劣汰,打造问不倒的“专业队”。

      每一次解说都是一次党史考试。一次,讲解员徐鹏昊在介绍参加中共一大会议成员时,一名参观者问道:“为什么陈独秀没有参加会议?”

      徐鹏昊顿时头脑发懵,回答不出。幸好经验老到的讲解员刘铠瑞及时救场:“学术界有三种观点:一是因为公务繁忙,二是因为对共产国际包办有意见,三是对一大不重视……”

      此后,徐鹏昊从《中国革命史》《毛泽东选集》等学起,熟读《苦难辉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党史军史著作,翻阅党史知识书籍200余册,记录卡片3000多张。

      徐鹏昊感慨地说:“掌握党的知识越丰富,政治信念就越坚定,为参观者解说起来就越自信、越自豪。”

      吴铭是一名“00后”士兵,入伍前就读浙江大学剑桥国际中心,高三毕业考取美国爱荷华州爱荷华大学。为了圆梦军营,吴铭主动放弃出国,来到部队。

      5月16日,吴铭到一大会址担负讲解任务,数名英国人在参观《共产党宣言》展柜时皱起了眉头。其中一人发问:“What i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什么是《共产党宣言》?)”

      吴铭主动上前,用英语解说:“The communist manifesto is a great work(《共产党宣言》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外籍游客听着身着军装的讲解员热情介绍,纷纷竖起大拇指。

      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杨宇说:“中队这些战士都是业余讲解员,但业务水平却可以与专业讲解员相媲美,是一大会址的一张‘红色名片’。”

      2016年6月12日,“复兴之路”京外展的第一个展览点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一大”会址纪念馆请求中队派讲解员讲解。

      接下任务,讲解员压力巨大,15天必须熟练背诵34000字的解说词。此后,蔡晨华和其他14名讲解员压缩睡眠时间、加班加点,凭借在“一大”会址积累下来的速记经验,仅用了10天就熟记解说内容,高质量完成讲解任务。

      第一部党章的守护者张人亚的家属张时华参观二大会址时,讲解员朱天炜主动搀着老人边走边讲。临别时,老人激动地说:“传播党的历史责任重大,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党和国家的未来。”

      讲解员李海港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面对外籍人士,每次讲解都会拓展解说内容。”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

     

      一次,一个13人的韩国参观团前来参观,李海港从铁路动车运行讲到复兴号高铁提速,从大飞机上天讲到蛟龙号下水,从“一大”讲到“十九大”,从石库门讲到天安门,向韩国参观者传递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历程。

      汪长旌说:“讲解员对外向参观者讲解党史知识的同时,对内也用党史知识教育官兵。”

      每年新兵集训,中队讲解员都会按照计划深入各个新兵大队开展党史军史教育。去年,讲解员施宋华到新兵连讲解党史知识,新兵王涛提出疑问:“我现在还没入党,为什么也要听党指挥?”

      施宋华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古田会议等历史事件讲起,向他阐明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由来。王涛听后感慨地说:“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是历史的选择,我是人民军队的一员,必须听党话、跟党走。”

      在讲解员的带动下,总队掀起了学习党史军史的热潮,“党史迷”“军史迷”越来越多。执勤第一支队战士徐培强,生于英雄城南昌,听完十中队讲解员的故事后,对党史军史着了迷。他整理出200个发生在江西的红色故事,并创办“军史讲坛”,受到战友们的追捧。

      近年来,中队党支部与驻地党团组织常态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三进入”宣讲活动,先后普及党史军史教育650余次,派出20余名讲解员到驻地5所学校的“春蕾班”“农民子弟班”担任校外辅导员。

     

      锤炼敢打必胜的“排头兵”

      5月中旬,上海气温持续走高。烈日当空,中队大抓实战化练兵的热潮攀高不降。在训练场,官兵挥汗如雨,喊杀声震天,训练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担当强军兴军重任,练兵备战丝毫不松。中队对照新颁发的《军事训练大纲》,严格标准,严抠细训,向分数、秒数、环数要战斗力,实战打赢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在十中队,实战化训练没有局外人,中队坚持挤干水分正导向,无论战斗班排还是后勤人员,个个都是战斗员,人人都是排头兵。前不久,在支队组织的实战化训练考核中,卫生员王国纬步枪打出50环,炊事员孙一丹单杠卷身上能做40多个,通讯员蒋欣杰5公里武装越野19分钟完成。

     

    英勇善战,敢打必胜。

     

      练兵备战,党员骨干始终站排头。去年3月,中队组织射击训练,老兵打不起精神,新兵怕苦怕累。时任中队长戎振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次组织射击预习训练,戎振辉主动在枪管上挂上两个水壶挎包,进行跪姿射击的定位练习。

      其实,戎振辉的脚踝以前受过伤,并未痊愈。一些战士被戎振辉的行为感动了,训练氛围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最终,中队的射击总评成绩在支队排名第一。

      置身新时代,肩扛新使命。训练场地不足是制约中队实战化训练的短板问题。为此,中队把执勤动作、哨兵反袭击、防逃制逃等课目训练,搬到目标单位门口、岗楼,让官兵在作战的阵地上训练,实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哨位就是战场,营区就是阵地。”战士钟进辉说:“迷你射击靶、移动障碍、组合体能器械等以前‘不敢想’也‘想不出’的训练方法,竟成了提升中队实战化训练水平的妙招。”

      排长宋茗还针对中队器械场地小等困难,研究出缩小版单双杠,专门总结了训练“五步法”。去年底,宋茗参加支队冬季大练兵比武考核,一举夺得全支队器械比武第一名。

      “训练越扎实,实战越有底气。”中队长王浩说:“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骨干站排头,官兵训练就有了参照系,练兵备战热情就会一浪高过一浪。”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入党积极分子林元杰,硬是把一双长满鸡眼的“洞洞脚”,练成一骑绝尘的“铁脚板”。去年底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他一人背着3把枪、拉着2个战友跑完全程,被血浸透的袜子粘在脚底撕都撕不下来。

      新战士李昊喆原本是被父母逼着来当兵的,刚到中队时是挂得上号的怕苦、怕累、怕训练的“李三怕”,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变成训练多、改变多、进步多的“李三多”,每次考核都冲在前。

      王浩说:“没有平时的千锤百炼,就没有战时的稳操胜券;没有平时的精武强能,就没有战时的决战决胜。”

      2015年4月17日,在西藏中路九江路口,一名男子手持折叠刀,在拥挤的人流中四处挥砍,突如其来的暴行让人们尖叫着四散奔逃。分秒之间,党员班长李春雷沉着冷静,看准时机,一招卷腕夺刀将暴徒制服在地。

      牢记强军誓言,担当强军重任。近年来,中队官兵圆满完成警卫、升旗等多项重大任务,连续35年实现执勤无事故。去年,中队应急班比武名列总队第二、队列示范班连续10年稳居总队第一。

     

    履行使命,锻造“铁拳”。

     

      争当播撒文明的“活雷锋”

      晨曦微露,外滩的钟声由远及近,上海开启新的一天。

      5月20日,南京路上,中队“学雷锋”小组早早拉起“武警上海市总队第四支队十中队为民服务点”条幅,开展修鞋、理发等便民服务。

      “挺立道德高地,传递文明新风。”汪长旌说:“自1982年全国第一个文明礼貌月开始,十中队坚持每月20日在南京路上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数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传统。时隔多年,中队党支部将“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延伸,不断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筑起“人墙“确保游客安全。

     

      《庄子·人间世》有曰:“作始也简,将毕也钜。”1956年,董必武写下这苍劲有力的8个字。如今,这幅字的唯一一副拓片被悬挂在中队荣誉室,时刻提醒官兵赓续爱民为民传统,永葆本色不褪。

      胡庄科是一名来自温州的“95后”新兵,家庭富裕。新兵下队后,第一次去南京路为人民服务他就感受到中队党支部多年开展爱民为民活动的意义,主动申请加入中队修鞋小组。

      小胡的母亲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能有如此转变,2015年10月20日,她偷偷来到南京路街头,当看到在为群众专心补鞋的儿子时,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王浩说:“中队的为民服务项目由当年的修鞋、理发、磨刀,如今拓展到医疗、法律咨询和商品鉴别等领域,为民服务的对象也拓展到残障人士、外籍人士等多种群体。”

      2017年3月5日,南京路举行学雷锋35周年纪念活动。一名外籍游客在十中队为民服务理发摊点前徘徊。

      “Free(免费)?”士兵汪维巧频频点头,打消了他的顾虑。汪维巧不仅理发技术出众,还能用英语交流,话题从上海风土人情聊到新时代新变化。

      10分钟后,外籍游客望着小镜子里焕然一新的帅气发型,啧啧称赞:“Chinese army,so good!(中国军队,太棒了!)”

     

    捍卫国旗,重于生命。

     

      “新时代赋予为民服务活动新内涵,官兵不仅仅在做,更多的是弘扬雷锋精神。”汪长旌说:“中队官兵就像‘火种’,走到哪里就把雷锋精神传播到哪里。”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退伍战士阴国君当上了大娘水饺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路分店的店长。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官兵给员工讲党史,带领员工参加中队的为民服务。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分公司每年都有140 多名员工参与驻地无偿献血,数百名员工长期给金杨街道敬老院当义工。

      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婷婷说:“36年前在南京路上,学雷锋是十中队的‘独家买卖’,如今在十中队官兵的带领下,学雷锋活动在南京路已蔚然成风。”

      德不孤,必有邻。中队“学雷锋”小组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复旦大学、瑞金医院、上海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纷纷组建为民服务小组参与其中。如今,南京路上已有130多家单位成立“学雷锋”小组,是上海市最大的为民服务点。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王玥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