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习近平向世界讲述中国
    发表时间:2017-05-23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论出访还是参加外事活动,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亲自讲中国故事,效果显著。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声音的传播面不断扩大,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模式在国际比较中愈来愈有吸引力。让我们一起看看习近平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

      

    讲中国道路的历史和现实

      中国道路是人民的选择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中国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中国道路是现实的选择

      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中国道路是不断发展的

      改革开放37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近10%,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2015年10月21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

      中国道路的价值所在

      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我们用了30多年时间,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13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

      ——2015年9月22日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讲中国梦的背景和内涵

      讲述中国梦的背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联系中国梦和世界各国的梦想

      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义乌市,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约旦商人开了一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馆。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成功,最终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把根扎在了中国。一个普通阿拉伯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梦想融入中国百姓追求幸福的中国梦中,执着奋斗,演绎了出彩人生,也诠释了中国梦和阿拉伯梦的完美结合。

      ——2014年6月5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讲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在2013年提出的倡议。它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2017年5月15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

      

    讲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治国哲学

      英国是最先开始探索代议制的国家。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

      ——2015年10月20日在英国议会的讲话

      展示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借鉴意义

      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

      ——2016年1月21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

      

    讲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主张

      从文化的角度阐释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国自古就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刻总结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

      从历史的角度阐释

      中国人民经过逾百年前赴后继的不屈抗争,付出几千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对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记忆犹新,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中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所以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允许别人干涉中国内政。我们过去一直是这样做的,今后也会这样做下去。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从现实的角度阐释

      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所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