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来自潘家峪乡亲的心声
    发表时间:2017-07-27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盼望亲人们多回家看看
    ——来自潘家峪乡亲的心声
     

      (党建网讯)2017年7月21日下午,潘家峪的乡亲们又一次收到《党建》杂志社及“大衣哥”朱之文捐赠的礼物——两台多功能音响设备。

     

     

    捐赠现场

     

      潘家峪村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在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年代,潘家峪成为抗日堡垒村,因此招致了日军的极度仇恨。1941年1月25日,日军在潘家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惨案,全村1700口人有1230人惨遭杀害。幸存者组成潘家峪复仇团,消灭了制造惨案的日本鬼子,后来成为八路军、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潘家峪遇难同胞陵园

     

      2011年11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和中宣部批准《党建》杂志社把潘家峪村作为群众工作联系点。

     

     

    党建网《潘家峪》专题

     

      《党建》杂志社社长刘汉俊在《一个村庄的苦难与辉煌》中深情写道:“每次夜宿农家土炕,我总试图在静谧中倾听这个村庄的心语;每次伫立老槐树前,我总想与一段历史作穿越风尘烟云的对话,它是创口的结痂,也是历史的见证,是这个村庄的根;每次穿行在林荫村道,仰望头顶那盘虬行龙般的藤蔓,或者繁星密坠般的葡萄,我总畅想着潘家峪人民今天的甜蜜。我憧憬这片红色土地上生长的每一枝、每一树、每一丛绿色的梦,噼啪作响地向着自由的天空尽情伸展,它们是我们这个枝繁叶茂的民族伟大梦想的一抹绿色。”

      正是满怀这样的亲情,6年来,杂志社的党员干部十进潘家峪,为乡亲们办了50多件大事实事。

     

     

      2012年3月,在杂志社的帮助下,村里顺利选举出了新的党支部和村委会,此前,两委已瘫痪了8年。

     

     

    杂志社同志到现场了解村里发展规划

     

     

      2012年春,杂志社捐资为村里打了这眼井,从此缓解了乡亲们吃水难、用水难问题。乡亲们不胜感激,将这眼井命名为“党建井”,并立碑记之。

     

     

     

    助民解难  捐资掘井

    水清流长  惠泽子孙

    群峰滴翠  果硕粮丰

    饮水思源  不忘党恩

                      潘家峪村全体村民

                               二〇一二年三月立

     

     

      杂志社协助“潘家峪惨案纪念馆”申请基地建设资金300万元,现已顺利完成改陈布展和升级改造。

     

     

      如今,“潘家峪惨案纪念馆”成为当地和周边省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首选地,前来参观的人数上升到年均25万。

     

     

      杂志社关心潘家峪孩子们的成长,深入村小学开展帮教活动。杂志社领导为学生讲课、点评作文,派青年记者驻村挂职村小学教师,帮助毕业班补习功课;为村小学添置桌椅、台灯、插销板等学习用具;赠送新版《新华字典》、书包和杂志;并先后为一到六年级孩子定做校服135套。

     

      

     

    杂志社的同志和学生们一起升旗

     

     

     

      每当杂志社同志们来到潘家峪,乡亲们都腾出最好的房间,拿出最干净的被褥,捧出最香的农家饭款待远来的亲戚。

     

     

      2013年8月16日杂志社送文化进潘家峪,邀请“大衣哥”朱之文为乡亲们唱歌。

     

     

      村里村外3000多乡亲赶来观看演出

     

     

      2013年8月17日,杂志社同志和村里全体党员一起座谈,畅谈潘家峪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座谈会结束后,杂志社同志将党员们的发言,尤其是对现存问题的12条建议整理成书面报告,转交给区委主要领导同志。

     

     

    杂志社给乡亲们拜年的回信

     

      2014年1月24日,杂志社收到潘家峪乡亲们的来信:“在你们的积极推动下,2013年9月25日,区委书记纪兴龙带着区里20个局的主要负责同志来村里调研和现场办公,逐条研究商议。如今,我们提的意见和希望桩桩件件有了着落。这是建村以来都没有过的啊!”

      2014年1月26日,杂志社给乡亲们回信拜年。祝乡亲们个个身体健康,家家幸福安康!愿所有党员精神抖擞,带头发展致富、带头帮助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乡亲们说:“潘家峪有这样的好亲戚关照,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潘家峪的建村树

     

      村中这棵掩藏过八路军情报,亲历过日军刀斫火燎,见证过潘家峪苦难与辉煌的老槐树,砍不断,烧不尽,只要一息尚存,就能浴火重生,是潘家峪村史的缩影,是潘家峪人民的象征。

      2015年1月,由刘汉俊作词、印青作曲,歌颂潘家峪精神的《老槐树》受到乡亲们喜爱。

     

      那是一个清晨,黑色的清晨/枪声惊醒了静静的山谷/铁蹄踏灭了袅袅炊烟/你在火中泣啊,老槐树/六百年的身躯,却已看不清你的脸/千古仇啊万般恨/融进那熊熊的烈焰。

      那是一个黄昏,血色的黄昏/怒吼崛起了坚硬的头颅/顽强挺起了大写的躯干/你在风中立啊,老槐树/ 六百年的春秋,早已铸造你的昂然/昨被焚啊今又生/尽显你不屈的容颜!

      谨以此献给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献给苦难而英雄的潘家峪人民。

      ……

      音响捐赠仪式结束后,乡亲们给杂志社的同志们发来一条微信——

      “没有你们对潘家峪的帮扶,就没有潘家峪的今天。你们的恩德我们永世不忘!

      请接受我们致以的崇高敬礼和深深一拜!我们绝不辜负杂志社同志们的殷切希望,一定把潘家峪建设得更美好。

      我们时刻盼望亲人们多回家看看,我们翘首以待!”

      党建网记者报道

    网站编辑:王玥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