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贸易保护主义是“最糟糕的举措”——解读《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三)
    发表时间:2018-09-29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本报记者 张斐晔

      【特别关注·中美经贸摩擦】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回顾美国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美国一直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最大获益者。然而如今的美国却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破坏者、自由贸易的搅局者。《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的第三部分以翔实的数据和事例,明确指出美国存在大量扭曲市场竞争、阻碍公平贸易、割裂全球产业链的投资贸易限制政策和行为,有损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严重影响中美经贸关系正常发展,危害全球经济政治安全,而且也将最终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

      从声称“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到控诉“全球化带给美国千千万万工人的只有贫穷和悲伤”,美国如此180度的转变原因何在?“美国认为得到的全球化好处少,而事实上是好处没有在其国内得到合理分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美国人民尤其是中下层收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较大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美国政府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加速产业升级和改善收入分配,而美国政府却将矛头指向全球化,煽动民众的不满情绪,进而把中国推作“替罪羊”。

      贸易战没有赢家,施行贸易保护主义只能自食其果。事实上,美国因不能长期保证其垄断地位和超额利润而选择“变脸”,在历史上并非第一次。近段时间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不禁让世界联想到1930年美国实施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1923年-1929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4%,因时任总统为柯立芝,而被称为“柯立芝繁荣”。但随后由于部分产品出口不畅,美国寄希望于提高进口产品的关税来保证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增长。然而结果却是招致其他国家报复,加剧了美国经济大萧条,出口总额从约52亿美元跌至12亿美元,并且拖累全球贸易总额大幅缩水,从360亿美元跌至120亿美元。正是历史上的这段惨痛往事,让不少人担忧,美国如今是否会重蹈覆辙。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巴里·艾肯格林认为,“加征关税是在所有能想到的方法中最糟糕的举措。”

      一方面是美国政府的一意孤行,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战,另一方面是美国企业和行业协会高管早前的强烈反对和恳切呼吁。余永定认为,加征关税的对象大部分是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并且相当多是由美国在华企业生产的,这意味着很多美国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利润的损失。此外,随着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越来越长,美国民众将很快感受到日用品价格的提高,最终替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买单的正是美国的普通消费者。“美国民众终将认识到民粹主义不可取,认识到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不可持续。”余永定表示,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必将损害美国民众的利益,而民众的情绪变化或将影响政府的决策。“但当前来看,受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世界各国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向包括其盟友在内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开火,无视世界贸易组织的裁决,甚至威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阻挠多边体制运行。与此相对,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一直严格遵守世贸规则,服从世贸组织相关裁决并全部执行,积极参与有关完善世贸组织规则的讨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支持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中国对世贸组织的充分尊重,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坚定维护多边机制的决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在身体力行地表达支持经济全球化的诚意。“今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博鳌论坛、上合峰会、东方经济论坛等重要外交场合,宣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开放力度的决心,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开放举措。”余永定认为,中国的举措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肯定,而美国政府却对此视而不见。“欧盟内部各国国情差异很大,难以形成所有国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因此美国与欧盟之间所谓的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的‘三零方案’很难变成现实。”余永定表示,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不得人心,美国必然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浩浩荡荡,不以任何一国一时之私利而改变。中国入世以来,不仅在世贸规则框架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更为全球经济发展与治理作出了贡献,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捍卫者。美国应当认识到,贸易保护政策损人不利己,应当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一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主义”永远不可能替代“全球主义”。

      (本报记者 张斐晔)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