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江西吉安 “一树两强” 提振干部精气神
    发表时间:2018-08-1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 本报通讯员 吉组轩

     

      今年以来,江西吉安市以“党员树旗帜、组织强堡垒、党建强活力”为主要内容,在全市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20余万名党员中创新开展“一树两强”主题活动,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彰显“红”的后劲和力量。

     

      攻坚克难当先锋

      在开展“一树两强”主题活动中,吉安市党员干部把党旗树在项目一线,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滨江街道主任科员郑琳花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在畅通“微循环”项目征地拆迁中,被泼尿辱骂,但她并没有因为受委屈而放弃,依然耐心细致做好征收户工作,赢得了征收户的理解。

      在吉安大桥西岸互通工程建设一线,广大党员冲锋在前、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硬是将中心城区近10年来临街店铺面积最大且成片的征拆工作啃了下来。

      在全市204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处处闪动着广大党员只争朝夕、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的靓丽风景。针对署前路6号居民侯涛对补偿期望值比较高的情况,吉安大桥西岸互通工程指挥部房屋住宅征拆小组组长万健10余次带队上门走访,宣传政策,讲清工程的意义,并先后两次邀请老侯到工地现场感受交通拥堵、查看设计草图,通过耐心细致地思想攻坚,最终赢得了侯涛的认可。

      同时,全市9000多个基层党组织推动党员立足岗位,开展“承诺、践诺、评诺”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作表率、当先锋,解决各类重点、难点、热点问题1万余个。

     

      补齐短板强堡垒

      地处遂川西北边陲,山高路远,基础条件差——小小车坳村,变化却翻天覆地:一排排漂亮的小楼,宽敞整洁的街道……

      过去的车坳村可不是这样:村民私自搭建,挤占村道,干群关系紧张,村民经常上访。为啥?村“两委”班子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软弱涣散。面对窘境,遂川县在开展“一树两强”主题活动中,对车坳村党支部进行整顿提升,选出“领头雁”,配出好班子,抓实基本组织生活,推行一名党员联系一户贫困户和若干普通群众的“1+1+N”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昔日的“问题村”变成了“明星村”。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吉安市抓组织夯基础、抓队伍严管理、抓保障增实力,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

      人往一线去。健全完善县级领导挂点抓、组织部门牵头抓、选派后备干部蹲点抓、市县部门帮扶抓、乡镇班子成员具体抓的“五位一体”办法,33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得到整顿提升。同时,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向2530个行政村下派第一书记。

      钱往基层投。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和逐年递增机制,重点向农村和两新组织倾斜,从去年起,实施每村每年新增5万元转移支付补助计划,吉安市党建经费投入达3.79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力往基层使。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攻坚计划,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消除年经营性收益2万元以下的“空壳村”。去年以来,该市已消除“空壳村”647个,探索出物业租赁型、农林经营型等发展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服务群众能力普遍增强。

      “有困难找支部”逐渐成为群众的第一反应和值得信赖的依靠。新干县沂江乡五保贫困户姚林祥是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前段时间大风把她家的半边铁皮房吹走了,村党支部立即在原址上帮其重新修建了水泥房,并为老人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加上合作社分红,一年收入有9000多元。

     

      服务发展聚民心

      加强基层党建,重点在提升组织力,最终是要让群众得实惠。这也是吉安市开展“一树两强”主题活动的初心。

      推进“党建+脱贫攻坚”,吉安市4.4万余名党员奔赴脱贫攻坚最前线,与贫困户结对子,制定帮扶方案,确保帮扶效果,累计为6.9万余名群众解决问题11万余个。

      实施“党建+文明城市创建”,全市近4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在八小时内外带好头、作示范。党员带、群众跟,文明和谐的新风吹遍吉安城每个角落。

      落实“党建+社会治理”,全市2500多个行政村推行以强化基层党建为引领的村级组织治理模式,189个社区启动了“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提升工程,初步构建“党建引领、按章办事、以制管人、服务为民”的基层治理格局,全市乡镇(街道)上访人次同比下降24.9%,举报反映村干部问题的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0%以上。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王玥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