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陕西宝鸡渭滨区“项目化”探索基层党建综合体
    发表时间:2017-12-08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委书记 张德科

     

      渭滨区地处西部欠发达城市的陕西省宝鸡市核心区,现有城市人口36万,占全区人口总数90%,城市党员7340名,占党员总数的68%,抓好党建工作的焦点在城市、核心也在城市。近年来,区委坚持以项目化为抓手,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综合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构建起务实高效的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做到为民服务零距离、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呈现出“组织有活力、党员打先锋、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局面。

     

    创新设置项目,集聚民智、紧贴民心,用“小网格” 精准做实“大党建”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单位人”变“社会人”的进程加快,企业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进入社区。破解城市党建“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难题就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创新构建社会治理新生态,才能实现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的无缝衔接。对此,我们牢固树立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工作理念,切实做到群众期盼在哪里,党组织重心就聚焦到哪里。

      从项目化为抓手,探索构建“一心六体四融合”城市党建综合体。区上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推进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六位一体”,做到党员队伍、履行责任、党建活动、服务群众“四融合”,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以项目化的形式 ,通过商议、设计、申报、立项、审核、监督、评估等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管理体系,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软要求”变成“硬约束”,使党员“动起来”,成功探索出横到边、纵到底、开放式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从网格化管理入手,把群众所想所困所求变成党建工作项目。区委为了把党建工作落小落细落实,让党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耳中,对全区 5个街办 29个社区统筹谋划,以街区居民、驻地单位、小区楼栋、经营门店等为单元要素,设置了 252个网格,配备了 360名管理员,把党组织、党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变成“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与群众心连心打成一片,集聚民智、收集民意、反馈信息。新建路社区设置了“每月主题党日”项目,使社区 89名老党员找到了“家”。社区党委还联合辖区 13家驻地单位,把组织项目延伸到“集体生日聚会”,为老党员、空巢老人奉献爱心。

     

    丰富项目载体,上下联动、排忧解难,让“小巷子”畅通服务“大民生”

      建强堡垒聚合力,扎根基层贴民心。城市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实实在在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是领路人、主心骨。

      项目化突出服务群众。社区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不断丰富项目载体,便于党员活动、便于发挥作用、便于加强管理,才能激活城市细胞,让每个“小巷子”把服务“大民生”的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使群众每时每刻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全区各社区充分发挥驻区大企业、大单位数量多的资源优势,孵化引进陕西普辉、陕西红凤等 34个社会组织,组建环保、助残、治安、文体等 20多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建立 “四点半课堂”“一个观众的剧场”“为小区披绿”等 100多个项目库,解决一大批社区群众日常生活中所需所盼的问题。新民路社区党总支部以“义仓义集”服务项目为依托,传递帮扶爱心、资助困难家庭。目前,社区已资助了辖区 20多户困难群众。

      项目化突出服务企业。近年来,区委根据城区“小”“个”“专”企业较多的特点,下功夫把党组织建在经济社会最活跃的地方。经一路上共有5700余户小微企业、个体户,带动了3万多人就业。由于商户党员分散,党组织活动难,党员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区委从项目入手,成立了“红色商圈·党建联盟”,组建了 17个党组织,使 24名“隐形党员”找到了家,并利用微信、 QQ 群、智慧党建云等平台,进行政策宣传、开展学习交流等,做到“支部在线上、党员在网上”,亮明身份、亮出承诺,使党员成为政策“宣传员”、市场“治安员”、诚信“监督员”、经济“信息员”。党建联盟成立以来,解决商户存在的实际问题325件,协调农商银行为576户商户融资贷款23亿元。  

     

    搭建项目平台,涵养正气、释放活力,抓“小活动”促进文化“大繁荣”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只有搭建项目平台,注入城市多元文化元素,才能凝聚红色力量,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党员带头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区上坚持把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项目作为党建塑魂工程的重要举措,在各社区建起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职工之家、法律援助中心、心理咨询室、文化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着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精神需求、构筑精神高地,实现自乐组合演唱有舞台、中老年人活动有乐园、青少年活动有中心,扭秧歌、健身操、太极拳表演等“小活动”天天有节目、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赛,让不同人群有各自的活动阵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党员引领群众性艺术团体亮点纷呈。各社区发挥离退休党员文化人才优势,组建社会组织文艺团体,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南关路社区成立了红色经典艺术团、祥云艺术团、韵之梦舞蹈队三支社会组织文艺团体,会员从 40多名发展到 500多名。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些艺术团体就为群众义务表演节目,同时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科技之春、法治宣传月等公益活动进行宣传演出。由离退休老党员组建的“激情广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团”,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唱起来》以及全国各地文艺演出,收获了成果,收获了喜悦,更收获了信心。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付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