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杭州余杭区打造"红领职业通"建强非公党务队伍
    发表时间:2017-11-0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打造“红领职业通”

    ——杭州余杭区建强职业化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记者:郑杰洁

     

      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怎样让企业深刻认识“抓党建就是抓生产力”?如何让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职业化道路越走越宽?近日,“红领”Talk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建双享会”主题党日活动在杭州余杭区举办,省市党建专家对话余杭“红领”,掀起两新党建头脑风暴。

      “红领”,是对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的一个特殊称谓。2012年以来,余杭将“党务工作”作为非公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个特殊岗位,打造“红领职业通”党建品牌,探索建设一支政治强、党务精、懂经营、会管理、职业化的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目前,100多名持证“红领”、1000多名党务人才成为企业党建工作的主心骨和转型升级的助推器,让党建真正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源头把控 资质认证

      雁阵初长成

      “33011020130001是我的‘红领’证号,比身份证号记得还牢!”提起2013年获得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资质认证中级证书,理想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严建华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尽管已从事党务工作多年,在严建华看来,这本证书含金量十足:全区882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近1200名党务骨干,只有139人通过资格认证。“首先要入选余杭区非公企业党务人才库,然后通过申请、审查、培训、考试、问卷调查、现场答辩等环节,才能获得‘红领’资质。”

      作为省内民营经济大区,余杭民营经济产值占全区生产总值九成以上。针对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普遍存在职业发展难“不愿干”、业务提高难“不会干”、队伍稳定难“不常干”、管理约束难“不肯干”的实际问题,余杭建立区、镇两级非公企业党务人才库,设定年龄、学历和政治业务素质等准入条件,每年组织一次入库人才申报,重点从在职党务工作者和群团干部、高校在校学生党员等群体中择优筛选。“这样使得老、中、青年党务人才合理搭配,为资质认证做好人才储备。”余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朱红丹表示。

      党务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实效。余杭每年根据企业需求,分层分类举办2-3期党务人才培训班,并通过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党建导师“传、帮、带”、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储备人才的综合能力。经遴选、培训考试合格后,由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其政治表现、工作年限、群众满意度测评、表彰奖励等,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初、中、高级资质等级。

      “资质认证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升专业化能力的过程,为我们创新开展具有企业特色的党建工作带来许多启迪。”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党委副书记汪文彬说。

     

      动态管理 综合保障

      队伍迸活力

      “过去党务工作者在企业存在被边缘化的问题,只要记住党员的名字、搞几次活动就可以了,干好干坏一个样。”杭州晟元数据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罗洪昌坦言最初的困惑,“成为‘红领’后,一系列配套政策打破了职业的‘天花板’,投身党建事业劲头更足了。”

      余杭每年都会对持证党务工作者开展一次资质年检和绩效考核,并建立专项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避免资质认证后“一劳永逸”。绩效考核根据党性观念强、能力素质强、岗位业绩强、服务意识强、自律意识强等5个方面17项指标开展,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4个等级,对“不称职”的,下调一级或取消资质。

      为调动党务工作者队伍活力,余杭构建起全方位的综合保障体系。对考核为称职以上的持证党务工作者,初、中、高级分别按照每年2000元、4000元、10000元标准发放党务工作补贴,每3年上浮10%;在推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评先选优时,向持证党务工作者倾斜;对特别优秀、符合有关要求的非公企业党委、党总支书记,可列为区管副职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对我来说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责任和动力。”作为余杭第一个取得高级资质的党务工作者,杭州老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唐根泉成立“老虎钳”党员突击队,在产销两旺之际利用晚上时间服务生产一线,保障生产产能顺利达成,艰苦奋斗的“老虎钳”精神成为了企业的“金名片”。

     

      搭建平台 双向流通

      持证走天下

      如何让“红领”在余杭的非公企业乃至更大范围实现可持证流通?余杭通过党委主导、企业搭台、“红领”唱戏,努力实现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持证走天下”的市场化、全流通目标。

      “‘红领’证像是一盏灯,让我的职业路更好走了。”李滨在担任浙江双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6年期间,从初级“红领”逐步成长为中级“红领”,今年初,一家A股上市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组织部门帮我牵线搭桥,让我顺利流动到新企业,继续发挥党务工作经验优势。”

      “我们建立定期联系走访和交流座谈制度,及时掌握持证党务工作者的职业取向和实际工作状态,将有岗位需求的非公企业推介给党务人才,并优先将区非公企业党务人才库的人才向重点企业进行推介,实现优质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余杭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余杭还加大市场化人才推荐力度,通过人才服务中心、基层就业服务站所发布非公企业党务人才信息,调动市场力量引导党务人才和非公企业进行双向选择,为党务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刘军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企业任党支部书记,曾跳槽到外资企业,也曾想过回绍兴老家,“这样‘红领’资质就荒废了,觉得不太适应,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余杭开发区”。

      “要做到‘红领’跨区域流通,仍有财政保障等问题亟待解决。”杭州市委组织部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党建处处长陈豫林告诉记者,杭州自去年开始进行摸底调研,时机成熟后将出台相关意见规定在全市推广“红领职业通”,届时非公企业党务人才有望实现市内企业共享。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王玥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