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湖北丹江口市三举措促“第一书记”履职尽责
    发表时间:2017-09-18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王东 李正刚

     

      近年来,湖北省丹江口市不断探索完善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坚持“硬抽人、抽硬人”,确保完成“硬任务”。驻村“第一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抓党建、抓扶贫、夯基础、谋发展、惠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选“能人”、用“硬人”,精兵强将下基层。在深入调研、摸清问题的基础上,丹江口市对全市194个村级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按照不低于10%的标准确定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并实施建档立卡管理。坚持因村派人、按需选派原则,注重把履职能力、部门特点、行业优势和任职村实际相结合,选派“第一书记”。对软弱涣散村和重点贫困村实行优先选派、重点关照,舍得把能力全面、作风过硬、业务突出的精兵强将派往基层。市乡换届后,市委及时对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调整充实,并开展集中培训教育,严明驻村工作纪律。要求“第一书记”工作与原单位脱钩,组织关系转到驻点村,建立考勤签到制度,记录驻村工作日志,坚持全脱产驻村工作,不脱贫不脱钩。“第一书记”到驻点村后及时公开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做出履职承诺,接受群众监督,致力打造群众心中“不走的当家人”。

      抓党建、谋发展,精准扶贫惠民生。“第一书记”以建强基层组织、开展“双建双培”、推动精准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做好政策宣传、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为主要职责,积极发挥协调、示范、引导、参谋作用。当好协调员,协调驻村工作队开展扶贫工作,充分发挥“第一书记”渠道广、思路活的优势,帮助驻点村筹措资金,升级改造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完善各种功能配套,同时结合“双找”为民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指导员,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善于抓班子、带队伍的优势,实施“领头雁培养工程”,一对一帮助村党组织书记增强素质、提升能力、带好班子、建好队伍,同时积极完善“一带双培”机制,着力帮助任职村抓后备、育骨干。当好参谋员,充分发挥“第一书记”懂经营、会管理的优势,帮助任职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落实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在“第一书记”的协调和指导下,全市共组建政策宣传、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民主监督、和谐共建等“五型”党小组860余个,把党组织建在群众身边,让农村无职党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挑重担、当先锋。

      常督导、严考核,履职尽责抓落实。市委制定驻村“第一书记”考核管理办法,统一建立驻村“第一书记”负面工作清单和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就履职尽责情况、驻点工作实绩和党员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对“第一书记”进行严管实考和综合评价。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基层组织建设组,专门负责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日常联络、培训、协调、管理、督办、检查等工作,实行月督办、季通报、年考核制度,切实落实第一书记的“第一责任”。市委组织部每月制定督查工作清单,开展明察暗访,并及时下发督查情况通报。建立日常考核、季度观摩、半年考评、年度总评的综合评价办法,“第一书记”每季度向组织部门上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半年和年终分别由乡镇党委牵头召开一次述职测评大会,对“第一书记”进行组织评定,确定考核等次。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落实“五个一批”管理制度,严肃进行追责问责,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给予表扬激励,对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并进行约谈问责,凡是被召回和问责的“第一书记”,当年不得评先评优,两年内不得提拔重用。(作者单位:湖北省丹江口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玥芳)

    网站编辑:王玥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