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北京市紧抓社区和"两新"组织 织密城市党建网络
    发表时间:2017-06-27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织密城市党建网络 服务首都发展大局

      ——北京市构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新格局纪实(上)

      作者:本报记者 邓凯 张景华 董城 靳昊 龚亮

     

      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2016年底达到83%,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67%;全市146个街道、182个乡镇陆续建立社会工作党委,2900多个社区党组织全部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全市1200多座商务楼宇组建2370个党组织,覆盖4.9万余名党员……这一系列闪亮的数字,是北京市近年来把社区党建和“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作为抓手,让党组织在基层扎根发芽,结出的累累硕果。

     

      完善顶层设计

      加强组织领导

      2007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成立,成为北京市协调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职能部门。当时,这一机构的成立在全国尚属首创。紧接着,各区县也纷纷组建起社会建设工作部门。社区则通过建立席位制“大党委”,协调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上下贯通、全面覆盖,党组织充分延伸到了“基层末梢”,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也得以基本建立。

      针对商务楼宇内中小企业多、党员少、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北京大胆探索在商务楼宇设立党组织。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1297座商务楼宇基本实现了党建工作站、社会服务站、工会工作站、共青团工作站、妇联工作站“五站合一”全覆盖。

      “两新”组织领域是党建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近年来,北京市出台相关意见,分区域、分系统、分行业研究出台加强党的建设系列文件,逐步完善“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2016年底,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3%。

      过去,部分地方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出现空白,经过几年的努力,北京社会领域党建实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和工作规范化的“三有一化”。

     

      强化服务引领

      擦亮活动品牌

      “户籍人口90%已拆迁搬走,现在辖区居民主体是商品房小区住户,原有的组织设置难以覆盖。”北京西城区陶然亭街道米市社区负责人坦言。为此,米市社区加大力度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全面推行“网格化”党建,将支部建在网格上,以党建为抓手,将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

      近年来,北京市委陆续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相关意见。分区域、分系统、分行业研究出台加强全市律师行业、园区非公企业、互联网企业、出租汽车行业等党的建设系列文件,逐步完善了“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通过实施“点、线、面”工程和集中开展“两个覆盖”百日攻坚工程,着力抓点、带面、补空白:抓住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这个重点;依托街道(乡镇)社会工作党委及社区党委,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兜底;在综合批发市场、产业街建立联合党组织,社区联建“六小门店”,破解规模以下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难的问题。

      目前,北京全市10.3万家非公有制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6612个,联合建立党组织3536个,覆盖非公企业77850家,覆盖率为83%。全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10576个,其中建立党组织3547个,党组织覆盖7171个社会组织,覆盖率为67%。其中,2000余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被市、区评为“五个好”示范点,200余个党建项目活动品牌受到表彰,涌现出“蓝立方”志愿服务岗、“心目影院”等优秀党建服务品牌。

      (本报记者邓凯、张景华、董城、靳昊、龚亮)

      

    网站编辑:贺绿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