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迷途知返是正道——红通人员王颀投案纪实
    发表时间:2018-06-2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徐锦华

     

      6月18日下午5点19分,江苏省南京市禄口机场2号停机坪接驳巴士上,许多旅客透过车窗好奇地朝舷梯张望。一名中年男子在两名公安人员的押解下,低着头缓慢地走下飞机。

      这名中年男子叫王颀,他是6月6日中央追逃办发布《关于部分外逃人员有关线索的公告》后归案的第一人。

      1974年出生的王颀曾任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法务部总监,因涉嫌职务犯罪,于2013年2月7日外逃至新加坡。2013年2月27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公安分局对其立案侦查。同年6月,公安部中国国际刑警组织批准对其发出“红色通缉令”进行国际追捕。

      为进一步彰显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坚定决心,2018年4月20日,无锡市纪委监委上报江苏省反腐败协调小组将其列入挂牌督办在逃人员名单。6月6日,中央追逃办又将其列为50名重点追逃人员之一,并将相关线索对外发布。

      追逃追赃的高压态势,对王颀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王颀对办案人员说,他每到一个地方,就用一个没有装SIM卡的手机蹭无线网络浏览新闻,经常看到国家追回外逃人员的信息。十多天前,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时,“心里顿时一惊,非常恐慌,觉得还是要尽早自首。”

      “现在大家都知道我是逃犯。”说完这句话,王颀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揉捏一会眼睛接着说:“原来还有走一步、看一步的侥幸心理,经过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理由再躲下去了,自首才是唯一出路。”

      “我是学法律的,知道犯了罪总要接受法律制裁,逃亡不可能逃一辈子!”王颀补充道。

      “国外的逃亡生活颠沛流离、备受煎熬,也是王颀投案的重要原因。”据办案人员介绍,在逃亡的日子里,王颀不敢在一个国家长期逗留,先后在柬埔寨、韩国、菲律宾、越南等国来回藏匿,靠隐姓埋名打零工维持基本生活。

      “在韩国打零工时,害怕因非法入境被遣返,成天忧心忡忡。在菲律宾打零工时,那里治安条件差、工资水平低,心理落差极大!”谈起在国外逃亡的生活,王颀不停叹息。其中,一次在越南被抢的经历对他触动极大。2014年5月下旬,王颀在越南海防市遭抢劫,护照、身份证等证件和现金全都丢失,在追抢劫犯过程中他心脏病突然发作,差点丢掉性命。“那次觉得自己要是客死他乡了,都无人收尸,实在太凄凉,从那时起我就打算回国了!”说完,王颀哭了起来。

      王颀后来悄悄回到国内,以为只要不回无锡,躲到边远山区,就能够生活下去。但因为没有身份证,他只住短租房和农家房,外出也只能选择坐小中巴和摩托车,“这种东躲西藏的日子太煎熬了!”王颀说。

      今年4月,中央追逃办在京举办全国追逃追赃工作培训班期间,无锡市纪委监委专门就王颀案追逃情况向中央追逃办作了汇报。中央追逃办专题研究、精心指导,经中央和省追逃办统筹协调、多方联系,无锡市纪委监委立即派员赴境外开展工作,排查其藏匿位置和境外资金情况,分析判断其极有可能已经潜逃入境,于是加大国内追逃力度,启动网上侦控搜索工作,召集相关单位会商工作方向,细化具体追逃方案,并多次赶赴上海要求王颀家人配合做好规劝及相关信息汇集工作。

      6月16日晚,王颀在江西省安福县向当地公安机关投案,次日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18日被押解回无锡,目前相关审讯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

      “你为什么在异地投案?”办案人员问。

      “当时我正好走到江西安福县,心想如果我回无锡市投案,万一途中被抓到,就算不上自首了!”强大的心理压力下,王颀选择就近投案。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追逃追赃是纪检监察机关重要职责。据了解,王颀是继任标、徐雪伟后,无锡市纪委监委成功追回的第三名红通外逃人员。

      “王颀被迫投案,是党中央追逃追赃坚定决心的生动注释,是中央追逃办发布追逃公告震慑的具体体现,是多方协作形成天罗地网的真实写照!”无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唤春说,“下一步,我们将在中央和省追逃办的统一指挥下,在无锡市委坚强领导下,统筹各方力量,内外‘合围’,织密‘天网’,持续挤压外逃人员生存空间。”

      天网恢恢无处逃,迷途知返是正道。“我希望跟我类似的人说一句,尽早回头是岸,只有早日投案,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王颀说。

      (责任编辑:范博华)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