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对劳民伤财搞“面子工程”者要痛下狠手
    发表时间:2019-12-09 来源:羊城晚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据报道,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日前印发《关于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的通知》,要求将其纳入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内容,认真整改规范。通知强调对违背城镇发展规律、超出地方财力、背离群众意愿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要一项项对照检查,并围绕动议、规划、审批、建设等建立健全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舆论的关注。有媒体称,中央又要查“政绩工程”了。确实,这已不是中央第一次部署相关整治活动了。早在五六年前,全国就曾公开叫停各种“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有报道称,当时全国共叫停了660多项“面子工程”,一大批干部受到查处。在中央颁发的有关改进地方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中,也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要求强化任期内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防止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

      “形象工程”之恶之害,尽人皆知。它不是根据一个地方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而是主政者头脑发热,随意拍板而定,其建设规模甚至超越地方环境及财政的承受能力。如某地一个县的全年财政收入仅有10亿元,但仅一项“面子工程”便投入两三亿元,致使当地背上几百亿元的巨额债务。这些耗巨资所建的工程,既不能给当地经济带来多大推动,还将本该用于民生的宝贵资金占用,严重拖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历经数年的整治,一些地方大规模的“政绩工程”建设得到遏制,但这种现象的翻版近来却有所抬头。如此次通知中涉及的“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问题。重视生态,美化环境本没有错,但脱离实际、大拆大建,或盲目兴建景观亮化设施就本末倒置了。有的地方甚至置贫困百姓的生活于不顾,一味搞“亮化”,既劳民伤财,亦助长奢华铺张之风,可谓典型的“面子工程”。

      显然,“形象工程”的背后是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地方主政者不从本地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搞好地方经济和民生,而是热衷于表面工作,粉饰现实。为此,不惜举债“撑面子”、搞虚假繁荣,以期一举改变“落后面貌”。

      “形象工程”不仅浪费资源,亦备受百姓痛恨,丧失民心。但要彻底消除这种恶风乱象,则须从根子上想办法。既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发现一起就严厉查处一起,绝不搞“下不为例”。也要建立工程投资建设的科学决策机制,凡涉及重大工程及政府举债等,必须要有严格的程序和责任追究机制。总之,要靠制度和有效的制衡机制来铲除“政绩工程”滋生的土壤。(作者:阅 尽)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