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王海龙:从“平‘语’近人”中汲取为民力量
    发表时间:2018-10-16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从梁家河到正定,再到宁德……几十载春秋,走过了万里路,沉淀下最深沉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切实为百姓当好公仆、做好实事,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为民宗旨提供了典范。观平“语”近人,就是要再次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以总书记为榜样,做群众路线的坚定践行者,以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为己任,答好“为民”考卷。

      坚守为民初心。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人民”二字,在共产党人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党的旗帜上,90多年栉风沐雨,仍然一以贯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守为民初心,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本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把带领人民、依靠人民与学习人民统一起来,把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察民情、听民声、问民需、解民忧,不断加强党和群众血肉联系。唐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明有于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封建时代的官吏尚能如此以百姓之心为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为民之心行担当之事。

      涵养为民情怀。“他跟过去比没有变,再糙的饭他都能咽得下,再穷的老百姓他都看得起。现在还是这个样。”这是梁家河乡亲最朴素最真实最温暖的评价。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情怀的孕育地、涵养地,为民情怀是梁家河大学问的本质和核心。7年艰苦而勇毅的奋斗实践,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了解了农村的贫穷、艰辛和苦难,感受到了群众的善良、宽厚和温暖,体会到了群众的愿望、信任和力量,他从田间地头走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赢得了群众真诚的拥护和爱戴。“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群众就是党员干部的“源”和“根”。涵养为民情怀,就是要努力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的要求,与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切实做到热心沟通、真心负责、诚心服务。同时,要坚决摒弃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官气十足、独断专行的思想和行为,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潜滋暗长,如此,方能真正涵养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锤炼为民本领。为民服务既要思想过硬,还要本领过硬,才能将为民二字落到实处。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带头表态,更要带头表率,要以百分百的务实行动,答出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当前,有的党员干部注重形式和包装,对群众的实际问题却是“选择性失明”,有的党员干部一心只为应付上级检查,热衷于闭门造车,材料丰富、文字漂亮,却没有一分落实。出现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但是也有为民本领不足的因素。要做好新时代的群众服务工作,党员干部务必要锤炼好为民服务的本领。一是要锤炼沟通群众的本领,要细品总书记“盘腿坐炕头,与群众手拉手”等细节,多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二是要锤炼破题解难的本领,要善于发现矛盾、敢于直面矛盾,果断、大胆、正确地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让群众真正相信和信赖。三是要锤炼滴水穿石的本领,要保持一股一以贯之、干就干成的韧劲,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地推动工作,绝不能朝令夕改、跳针脱线。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党员干部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准确把握其精髓,认真、扎实地走好群众路线,把群众需求当作自己的工作动力,把群众利益当作自己的工作目的,把群众满意当作自己的工作标准,全心全意全力谱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作者单位:贵州省册亨县者楼街道办事处)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