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周勈:基层党建考核工作要处理好四组关系
    发表时间:2018-09-04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出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的动员令,为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要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就离不开对党建工作的考核,但在基层,党建工作在考核的形式、考核指标的设计、考核队伍的建设、考核结果的运用等方面还不尽完善,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科学化、长效化,要处理好以下四组关系。

      处理好明确分工与协调配合的关系,避免多头考核

      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在基层,党建工作往往由纪检、组织、宣传等部门具体承担,大致说来,纪检部门具体承担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组织部门具体承担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宣传部门具体承担思想建设,党建考核工作也往往由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分别各自单独考核各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这样极容易出现多头考核的现象。基层是工作执行和落实的末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是基层工作的现实写照,基层干部往往“一肩多挑”,面对多个部门的党建考核容易陷入应付了事的心态。因而,既要明确基层党委各部门的党建分工,明确各自工作重点,又要联合作战、合力推进,基层党建办要牵头带动,全面统筹、全局谋划,纪检、宣传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几家统一作战的“大党建”工作格局。

      处理好指标设计与工作实际的关系,避免主观考核

      考核评价标准就是“指挥棒”和“风向标”,只有建立科学、权威、实用、高效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才能强化求真务实精神,扎扎实实地推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但在基层党建考核指标的设置上,往往还存在业务指标党建化、个性指标共性化、重点指标简单化、客观指标主观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因而,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既要上接天线,吃透上级党建工作会议、文件精神,也要下接地气,强化基层调研,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及时调整不切基层实际、不符基层实情的考核指标。对基层党建工作任务的表述要简洁精炼,避免冗余,不拖泥带水,把做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说清楚、讲明白,确保定量保精准,定性不含糊。同时,平衡好基层党建考核不同板块的分数,可按照考核具体指标划分分值,避免出现党建工作的不协调发展。

      处理好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的关系,避免重复考核

      检查考核是保障党建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但层层考核、时时考核,基层往往难以承受,党建工作就容易沦为材料党建。基层党建考核工作年初多停留在上一年工作的总结和下一年的工作部署上,考核工作多是在后半年才集中开展,经常出现考核次数过多、程序过于繁杂的现象,基层整年的党建工作往往成了“整台账、补台账、造台账”的材料党建工作,容易陷入“考核、整改、再考核、再整改”的机械循环和“改了再改、改了还改”的恶性怪圈。要摒弃数量取胜的做法,可采用“半年小结、年终考核、述职评议”的方式进行考核,简化考核的程序,集中精力高质量做好三次大考核。同时,强化对考核队伍的培训,做到考核主体、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统一,提升考核结果的合理性、科学性。

      处理好问题整改与结果运用的关系,避免无效考核

      强化党建工作考核,是为了党建工作的落实,更是为了实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目标,进而推动中心工作发展。基层党建考核结果不能仅仅止步于打分排名,不能止步于落实整改。要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将基层党建考核纳入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总体方案,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使基层党建工作真正成为领导班子、干部工作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不能胜任、不够称职,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的干部,要及时纠正、批评教育、督促整改,真正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努力营造“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玥芳)

    网站编辑:王玥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