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冉彪: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启示我们什么?
    发表时间:2016-10-17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写下这个标题,是今天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自述:我的文学情缘》一文,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在这里,我把学习“总书记的文学情缘”的内心感受和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远大理想激发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大动力源泉。人不是生来就有远大的理想,而是通过读书学习来不断强化自己的远大理想。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勤奋读书学习,勇于艰苦奋斗,那他就一定能够拥有最美好的前途与未来。习近平同志从五六岁开始就读《岳飞传》和《岳母刺字》,听母亲讲精忠报国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刻下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大字。用习近平总书记自己的话说:“‘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理想,又能够脚踏实地去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保持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首要的是保持学习定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极是:“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满怀激情、豪情万丈、情满天下,更需要认真治学、学无止境、学而不厌。学习践行总书记的治学精神,就必须铭记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谆谆教诲:“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启示国人阅读文学经典铸就文化自信。一个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积累之后才能在心中铸就起历史文化的摩天大厦。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和积淀,才能够从历史的、人民的、科学的、辩证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才能把握好时代的发展规律,才能从中找到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认真学习、咀嚼、消化、吸收、运用文学经典和文学名著来为人生导航,另一方面他紧密结合治党治国治军来读经典名著并从中找到正确答案,与此同时他还十分注意把读经典名著中的印象深刻的故事、片段、人物、情节、细节与大家分享。总书记之前两次踏访海明威当年写作的地方,一是找到了《老人与海》的那个栈桥边,感受那里的场景与氛围;二是到了当年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去体会他曾经在那个酒吧里潜心写作的内心感受。对文学名著的学习与敬畏要从内心深处出发,读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渴望、一种境界、一种情怀。否则,插队时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习近平同志不会走30里路去借歌德的《浮士德》;没有对文学名著的深切透悟,他不可能说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有深度的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是最有广度的俄国作家;没有博闻强记的真功夫,他就不可能牢记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里的很多警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坦言:“伟大的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这就是文以载道。”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不懈追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有了“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从容应对,才有了“在国际舞台和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来的气定神闲,才有了“治党治国治军”的游刃有余。

      牢记历史使命心中装着人民凝聚磅礴力量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背离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征程。有梦想,有奋斗,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透过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我们读到了王愿坚的“不能忘了初心啊,不能忘了打天下时的艰苦岁月,现在条件好了,要警惕脱离群众”,读到了贾大山的“忧国忧民情怀”,读到了阎肃的“风花雪月”,读到了李雪健的“戏如人生”。见贤思齐。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我们的党员干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融入群众”的问题。当下,就是要强化“融入群众”的意识,提高“融入群众”的本领,把“融入群众”作为自己一生的必修课。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条最为根本的原则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