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蛇口,梦开始的地方——致敬改革开放40年
    发表时间:2018-11-09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书名蛇口,梦开始的地方——致敬改革开放40

    作者许永军 刘伟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9

    ISBN978-7-5115-5515-1(平装)

    ISBN978-7-5115-5516-8(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100多位改革开放见证者的纪实故事,讲述蛇口经济、人文、生活发展,勾勒出蛇口40年的成长轨迹全书分为时光年轮——回首峥嵘岁月,东方潮起,直击改革最前沿”“时光酿——深根固源时期,励精图治,勇跨时代黄金分割点”“时光映世——躬逢黄金时代,风帆再起,亦引领美好生活三个部分,通过34篇传奇故事,将蛇口模式、蛇口精神和蛇口的改革探索历程凝结成蛇口故事,展现蛇口的裂变与新生,传奇与传承。

     

    作者简介

    许永军,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常委、党委书记。

    刘伟,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

     

    目录

    时光年轮

    回首峥嵘岁月,东方潮起,直击改革最前沿

    蛇口工业区,一根“试管”的诞生  2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1

    袁庚老人与一片海湾  19

    到蛇口去  28

    蛇口,有迹可循的中国“房改”  37

    “四分钱” 惊动总书记—运泥车司机引发分配机制改革  48

    蛇口工业区工会:维权从这里开始  55

    蛇炼成龙必吐珠—蛇口“黄埔军校”风云侧记  64

    守护安宁:蛇口深处的“中国第一保”  75

    蛇口购物中心往事  87

    蛇口律师事务所:中国律师制度改革的开端  97

    招商银行破冰记—源自蛇口的中国企业创新故事  106

    时光酿藏

    深根固源时期,励精图治,勇跨时代黄金分割点

    逃港与回流:40 年间家国路  118

    蛇口联合医院:从零开始,进步不止  127

    花儿为什么红得像燃烧的火—揭秘《花季·雨季》  138

    南海酒店:为国争光的南海明珠  149

    从边陲小渔村到“小小联合国”  160

    蛇口微波站:电信行业市场化的“破茧之役”  168

    播种希望的人们—蛇口育才学校与希望工程  176

    蛇口《女娲补天》雕塑的故事  186

    档案漂流记——一位老蛇口人珍藏的“身份记忆”  196

    青春作伴好读书  204

    时光映世

    躬逢黄金时代,风帆再起,亦引领美好生活

    蛇口:百年招商局的梦想码头  216

    特区窗口:蛇口港的三生三世  225

    从三洋厂房到南海意库—蛇口转型升级的缩影  237

    蛇口人家庭账本编年记事  248

    一座博物馆与一段时代记忆  261

    蛇口二代:百卉萌动  273

    “海上世界”到大湾区  287

    蛇口:我献你青春 你圆我梦想  296

    蛇口社区基金会:蛇口人的家园情怀  307

    中集集团:从蛇口走向全球  317

    蛇口房东  328

    漳州开发区:“第二蛇口”创业记  339

     

    部分内容

    蛇口工业区,一根“试管”的诞生

    “快,真快,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这就是现在我们需要的速度。”1978102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日本,在乘坐“光—81号”新干线列车时,同日本新闻记者说道。从上车那一刻开始,小平同志的视线就一直没有从铁路线上挪开过,但当视线收回的时候,小平同志长吁了一口气,抿了抿嘴。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个动作代表着坚毅。

    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刚刚经历“十年浩劫”的中国太贫穷、太落后,百废待兴。此刻,小平同志深深地感觉到了一种危机感、一种紧迫感,还有一种高速列车奔跑造成的压迫感,中国人必须义无反顾地赶上去,超越它,时不我待!他心潮澎湃。

    19781218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宣布:从19791月开始,全党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改革开放全面铺开。

    随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人走出国门、频繁出访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考察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发展经济做好前期铺垫。此刻“改革开放”春雷阵阵,第一个突破口会指向何方呢?

    炮兵团长的“开山炮”

    1949年,袁庚率两广纵队炮兵团解放了包括三门岛、大铲岛、蛇口等周边地区在内的珠江口沿海岛屿。1978年,如果按部就班,正是这位昔日的炮兵团长“船到码头车到站”,“思谋着回乡养老”,过过清闲日子的时候。

    1978年,这位“命运多舛”的老人却无法稳住脚步、颐养天年,似乎命中注定还有一件事情,他尚未完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改革开放新的篇章。老“炮兵团长”袁庚被交通部派往南海一线,距离家乡大鹏半岛最近的香港半岛—当年他也是从这里,护送祖国的文化精英撤离香港半岛。

    这一年,南国的荔枝林依旧,深圳湾的蚝田依旧,蚝农下海生活依旧。夏夜,海湾荒岛边偶尔的几声蛙鸣与犬吠,更让这个千年荒岛增添了一份沉寂。

    也许机缘巧合,改革的“试管”、招商局集团走出去的第一步,选在袁庚当年解放过的南海岛屿,选在南头蛇口的荒岛上去建设中国第一个对外出口加工区,30年前解放的炮声又恍惚重新回荡到了这南海之滨、珠江入海口!

    袁庚同志比习仲勋同志早半个月南下,第一站是香港。他的老搭档告诉了他一个情况:靠航运起家的香港招商局在他接手之时,一条可航行的轮船都没有,一穷二白。

    对外改革开放,当年可是“非议”颇多。时任交通部部长叶飞执意让招商局集团先行一步,利用交通部招商局集团驻港位置优势,行改革开放“破冰之旅”。

    19786月,就在中央赴国外考察团相继归国汇报之时,叶飞便派出了刚到任交通部外事局不久的副局长袁庚前往香港,明为检查招商局集团的相关工作,实际上是摸家底、搞调研。

    两个月后,结束调研的袁庚离港返京,以交通部党组的名义执笔起草了一份重启百年招商梦的构想。这份构想后以《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给国务院的请示》上呈。报告希望能利用香港招商局“立足港澳、背靠内地、面向海外、多种经营、工商结合、买卖结合”,争取58年内将招商局发展成为综合性大企业,提出“应当冲破束缚,放手大干”。

    这份报告,按当时最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把“脱贫攻坚”做实。招商局集团这场艰巨的“改革”试验,非袁庚莫属,非蛇口莫属。要从“一无所有”处改起,要从“百年老字号”着手。这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改革试验”当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在调研期间,袁庚请时任招商局集团办公室副主任梁鸿坤喝早茶,便透露出要在内地找一块地方建立一个后勤服务基地或出口加工区的想法,这也许就是蛇口“试管”雏形。这和中央的政策不谋而合。

    197863日,港澳经济考察团就《港澳经济考察报告(汇报提纲)》向中央政治局进行汇报。报告中认为港澳发展迅速的原因有五:有充裕的资金来源;有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购进原材料和技术设备比较方便;比较方便发展对外加工工业,利用外来资金和本地廉价劳动力进口设备、原材料和半成品,然后加工出口;产品适应性强。又说:“广东省的宝安县、珠海县紧邻港澳,发展出口商品生产条件十分有利,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比不上的。”

    中央领导听取了这个考察团的汇报,当即表态:“汇报总的精神非常赞同。可以解放思想,看看国外有什么好东西……比如在宝安、珠海两个县搞出口基地,那里的工资问题、工厂摆放问题要研究。”并强调“看准了的东西,就要动手去干,就要抓落实,把它办起来。”

    19781018日,香港干诺道西1512楼,袁庚上任的见面会,就是这份出口加工区改革试验蓝图的正式亮相。

    “招商局在改革大潮即将呼啸而来之际,应敢为人先,回归航运主业,发挥优势,干跟航运有关的事情,要有港口。现在香港、澳门地方小,成本高,退一步海阔天空,走出去才能再展宏图。”当年的“炮兵团长”掷地有声。

    有人提醒袁庚:招商局是一个港资企业,去内地发展,无权做主,要获得中央和地方的支持才能办得起来,办得好!

    袁庚二话没说,1122日,他亲自带着老部下张振声、梁鸿坤跨过深圳河,去找他的两广纵队老战友、时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刘田夫“要地”。时任交通部副部长曾生在他出发前曾说过一句话:“在广东宝安筹建工业区之事,如果刘田夫支持就干,不支持就不干。”结果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广东省也正在寻找能在广东宝安搞一处出口加工区的企业,当即一拍即合。

    蛇口“试管”基因的起源,后人归总了一句,就是:香港招商局是“在非常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完全正确的事情”。

    其实更早,还在19784月初,中央就拨乱反正,要求搞活经济,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明确同意广东省可以先行一步。时任广东省委领导的习仲勋同志在谈到配套资金时传达邓小平同志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当时叫什么名字迟迟定不下来,叫“出口加工区”吧?台湾有了。叫“自由港”?又不敢叫。叫做什么呢?邓小平同志就追溯陕甘宁的传统,提出“特区”的概念。

    广东人是不敢讲“特区”的,当年国内曾反对过广东人的地方主义,要是说“搞特区”,这还了得?!

    4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前夕,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受委托给邓小平同志等人汇报。谷牧对小平同志说:“广东有这样的思想,先走一步,划出一块地方来搞改革开放,然后全面推开。”小平同志非常赞赏。谷牧说:“但就是名称迟迟确定不了。”邓小平再一次坚定地说:“就叫特区吧!”

    19771111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抵达了当时还叫“宝安县”的深圳,对广东省的逃港现象印象深刻。次年他再去西方发达国家考察,发现国内外经济悬殊这么大,人民生活条件这么大的落差,十分震惊。他跟身边的人说:“中国再不改革开放,搞好国内经济的话,就有可能被开除‘球籍’!”

    当年尚没恢复名誉,一批经济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提前“上岗”,被委以重任。袁庚派往香港前,一心想着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这位“前任炮兵团长”袁庚,他的一些超前做法甚至还招致了多封“里通外国”“独立王国”“胆大妄为”的“告状信”。此举搞得交通部焦头烂额,频频派出调查组,前往香港核实。但交通部采取保护这位改革闯将的态度,维护他的威信。这越加激发了他义无反顾、坚定不移地要把香港招商局的触角向蛇口,向他曾经的“炮兵阵地”深入、再深入的决心……按当时广东人的说法是:“头啖汤,他要亲自下海,吃下这第一只螃蟹!”

    这位当年炮兵团长拨拉的小算盘,可不是几个人富起来的富农思想,他要的是南头半岛上的一块地,做他的改革“试验田”。成了,功莫大焉;败了,只是块巴掌大的地方,改正起来比较容易。这种敢“冒”又不敢大 “冒”的思想,最终成为这位改革家,这位“头一个吃螃蟹”先行者后半生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当时,手头“捉襟见肘”,招商局“拨拉”不出几个银两(调研了两个多月,摸了家底),国家也只有“靠你们自己想办法”的政策,确实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979131日上午,时任国家副主席李先念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接见当时的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和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袁庚,听取他们关于建立蛇口工业区的汇报。李先念拿着袁庚递过去的一张香港版中国地图,凝思片刻后说:“把宝安县南头半岛都给你,你们看如何?”袁庚笑笑说:我还是只要我的“小舢板”,“航空母舰”暂时还驾驭不了。

    李先念当即批示:“拟同意。请谷牧同志召集有关同志议一下,就照此办理。”当日(131日)国务院下文,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获批。这一天成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这根改革“试管”的成立日。

    这个“小舢板”,就是当年南头半岛蛇口2.14平方公里的土地,改革“试管”的雏形和起点。

    197972日,在原东江纵队“炮兵团长”袁庚的指挥下,推土机进场,78日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在蛇口工业区微波山边炸响,冲击波震撼整个深圳湾……

    蛇口工业区,新航点、新征程!

    19781226日,袁庚带领香港招商局一行人乘“海燕8号”交通艇自香港中环码头来到蛇口。交通艇在半截残旧的突堤前靠岸。当时的蛇口半岛既无海关,也无边防检查站,只有一个穿制服的海关关员李发辉。李发辉左手拎着的公文包,就是当年的蛇口“海关”。

    袁庚眼前的蛇口公社“只有荒滩和留在家里的妇孺,后生仔都跑到对面的香港”。他心中认定:这就是他将要实现他的改革试验“蛇口梦”的地方。他要秉承招商局“工业救国、实业报国”的宏大理想,把30年前曾用炮火解放过的荒岛,再一次用“炮火”来洗礼。

    “工业立区”的道路弯弯曲曲、坎坎坷坷走了14年。

    1979年,蛇口还只是一个面积2.14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人的不毛之地。到1993年袁庚退休,蛇口工业区的总资产从当初筹集到的6000万元增长到56亿元,工业区内建立起280家企业,工业区年总产值48亿元,工业区人口近5万人。

    蛇口工业区的实践,有力地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科学论断。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特别肯定道:“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深圳的蛇口工业区更快,原因是给了他们一点权力,500万美元以下的开支可以自己做主,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至此“蛇口模式”风靡全国,成为改革开放的风向标。首创“改革试管”“蛇口基因”的蛇口工业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始发点。

    如今,原开发的这2.14平方公里的蛇口工业区已成为招商蛇口的核心商圈。蛇口,中国最重要的改革开放“试验”“变革”都曾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依次绽放:分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住房改革、招投标制度、第一家外资公司引进、第一家律师事务所开张等,不一而足。据时任深圳市市长李灏的一份报告显示,蛇口工业区截至1988年就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为中国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现代化强国之路打开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任职期间,招商局集团将“蛇口模式”成功复制到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中,使漳州成为对接海峡两岸经贸投资和福建省扩大开放的重要一翼。

    “蛇口模式”还不只在国内开花结果,已经昂首阔步走向了世界。

    20149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陪同下视察了招商局科伦坡码头(CICT),招商局在斯里兰卡有两个港口,习近平兴致勃勃地做了一次成功的“推销员”,他向斯里兰卡总统介绍了“第二蛇口”漳州开发区从无到有、由小变强的经历,并指出有招商局的经验,斯里兰卡搞综合开发区的梦想一定会成真!

    20165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访的多哥共和国总统福雷举行会谈后,中、多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合作协议。在习近平主席和多哥共和国总统福雷的见证下,时任招商局集团总经理李晓鹏代表招商局集团与多哥总统府签署了《多哥与招商局集团建立经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协议》,并出席了随后由习近平主席主持的欢迎国宴。

    两国元首会谈时,当福雷总统提到多哥政府希望与招商局集团加强合作时,习近平主席特别表示:“我们支持招商局与多哥的合作,这是一家好企业。”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说:通过港口、航运与全世界联通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招商局,改革开放以来,已投资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个港口(截至2018年上半年已达到20个国家与地区的53个港口),并凭借“蛇口模式”的成功改革经验,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布局的排头兵。

    现在全世界已有60多个发展中国家,效仿蛇口、深圳的改革试验和经验,开启了走向开放、迈向国富民强之路。蛇口—成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探路者。

    (作者:罗亚平 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