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发表时间:2018-03-13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书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编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ISBN:978-7-01-018543-9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重点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从历史方位论、理论自信论、主要矛盾论、人民中心论、总体布局论、战略布局论、基本制度论、要素分配论、市场经济论、发展阶段论、发展特征论、发展理念论、全面小康论、经济体系论、创新驱动论、“四化同步” 论、区域协调论、乡村振兴论、精准扶贫论、生态文明论、宏观调控论、全面改革论、“一带一路”论、全球治理论等24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行系统阐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进行系统总结,努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作者简介

      国家行政学院是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决策服务、开展政策研究的重要高端智库。经济学教研部是国家行政学院内设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围绕政府经济管理开展教学、科研、咨询和评估等工作,也是研究中国经济运行和政府管理的重要机构之一。

      

      

      

      目 录

      第一章 历史方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第二章 理论自信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五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路径

      第三章 主要矛盾论: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第二节 正确处理“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的关系

      第三节 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

      第四章 人民中心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传承和价值追求

      第二节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背景和时代意义

      第三节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政治导向

      第四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时代要求

      第五章 总体布局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节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

      第二节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

      第六章 战略布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节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

      第三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

      第七章 基本制度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节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四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第八章 要素分配论: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 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

      第二节 坚持“两个同步”,落实“两个提高”

      第三节 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第四节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第九章 市场经济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二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

      第十章 发展阶段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节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节 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

      第十一章 发展特征论: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第一节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重点工作

      第三节 保障高质量发展相关体系建设

      第十二章 发展理念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第一节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第二节 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第三节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十三章 全面小康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

      第二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持政策

      第十四章 经济体系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一节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和举措

      第十五章 创新驱动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一节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第二节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展与挑战

      第三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

      第十六章 “四化同步”论:坚持走“四化同步”道路

      第一节 “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第三节 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第四节 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第十七章 区域协调论: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第二节 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第三节 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第四节 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第五节 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第六节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第十八章 乡村振兴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第一节 乡村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第二节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第三节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第四节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五节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六节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第十九章 精准扶贫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二节 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第三节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第四节 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第五节 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第二十章 生态文明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第二节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第三节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第四节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第二十一章 宏观调控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第一节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第二节 健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第三节 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

      第四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第五节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第六节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第二十二章 全面改革论: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节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

      第三节 深化简政放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第四节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二十三章 “一带一路”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第一节 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第二节 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第三节 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

      第二十四章 全球治理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第二节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三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三章 主要矛盾论: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第二节 正确处理“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的关系

      虽然,我国经过近四十年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一、“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的科学判断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事物因矛盾引发的发展过程和状态。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只是分别反映了需要和社会生产的量变,是阶段性的部分变化,但总体上仍处于量的积累阶段,尚不足以引起社会发展阶段的质变,也就是说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会引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改变,也不会引起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改变。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持续发展,我国已经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到2020年,我国将会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从改革开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的量的积累及其所引起的阶段性变化过程。只有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标志着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宣告结束,我国才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二、“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只是刚刚开启了新变化的窗口期,从发展的目的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需要丰富,外延需要扩大,层次也需要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定会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发展的手段看,作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社会生产力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上看,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进行长达三十年的伟大斗争和不懈努力,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三、“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的基本要求

      “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的科学判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既有助于我们时刻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铭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使命光荣,要满怀信心;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防止骄傲自满、过于乐观的思想情绪,明确任重道远,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首先,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其次,要牢牢立足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