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改革大道行思录——吴敬琏近文选(2013—2017)》
    发表时间:2018-01-23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书名《改革大道行思录——吴敬琏近文选(2013—2017)》

      作者吴敬琏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

      ISBN:978-7-100-15388-1

       

      内容简介

      《改革大道行思录》汇集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2013—2017年重要文章,反映了他对于影响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在过去的五年里,吴敬琏先生一直以高度的改革热情和精湛的专业素养推动改革进步,影响巨大。本书收入的文章,既有改革总体方案、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模式转型等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也有对“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产权保护、制度反腐等经济社会议题的精湛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是理解中国改革进程、把握经济走向、探寻未来发展路径的最佳读本值得每一位关心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现任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宝钢经济学教授,国际经济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顾问,国际经济学会荣誉会长,国际管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政策。他倡导并努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有重要贡献。他也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引介传播了许多对中国改革和发展有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

     

       

      第一编 开启改革新征程

      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问题和前景20131月) / 3

      建议尽快设立中央直属工作班子,统筹改革总体方案设计(2013年1月) / 37

      为什么要制定改革总体方案,怎样制定改革总体方案(2013年2月) / 41

      市场赋予力量,竞争带来繁荣(2013年2月) / 44

      中国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当前举措(2013年4月) / 55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改革新征程(2013年12月) / 62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选择(2015年11月) / 77

      改革方向已明 关键在于执行(2016年12月) / 94

      第二编 具体改革项目研究

      价格改革

      价格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步(2015年10月) / 101

      产权保护

      把土地经营权还给农民(2015 年5 月) / 105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行动纲领(2016 年11 月) / 111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

      强化竞争政策刻不容缓(2015 年11 月) / 117

      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2016 年6 月) / 123

      产业政策的研讨需要深化(2016 年11 月) / 127

      国有企业改革

      “管资本”应当成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2012 年7 月) / 137

      研究市场化国有资本运营机构的国际经验(2014 年10 月) / 140

      国企改革:管资本与两类公司试点的几个问题(2015 年5 月) / 142

      金融改革

      明确汇率改革的市场化方向(2013 年7 月) / 152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助力金融改革——魏加宁等《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网研究》序言(2014 年4 月) / 156

      社会保障

      把医疗费用的筹措与医疗服务的提供分开(2013 年2 月) / 159

      应当重视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和营运(2013 年11 月) / 162

      存利去弊,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体系——蔡江南主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序言(2015年8月) / 164

      环境保护

      避免过度使用行政手段治理环境——马骏、李治国等《PM2.5减排的经济政策》序言(2014年6月) / 167

      经济发展转向新常态是绿色经济转型的机遇(2015年8月) / 171

      制度反腐

      全面推进改革:反腐的治本之策(2014年8月) / 175

      政府职能转变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2013年6月) / 191

      向地方下放财权要以正确界定地方政府职能为前提(2013年11月) / 195

      城市化应当由市场主导(2013年11月) / 198

      社会治理

      民间商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11月) / 208

      第三编 控制风险,着力改革,提高供给效率

      增长减速、发展转型和改革重启(2013年9月) / 217

      应对金融风险的战略与策略(2014年10月) / 231

      锐意改革,才能确立合意的新常态(2014 年11 月) / 239

      企业家怎样面对经济新常态(2014 年12 月) / 246

      关于“新常态”的若干思考(2015 年2 月) / 250

      天下没有不破的泡沫,我只能提醒大家谨慎(2015 年4 月) / 254

      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估量和政策建议(2015 年9 月) / 259

      推进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 2016 年2 月) / 263

      “去杠杆”和“防风险”都要靠改革(2016 年6 月) / 268

      什么是结构性改革,它为何如此重要?(2016 年6 月) / 270

      深化结构性改革,完成有效率的调整(2017 年2 月) / 287

      开拓思想市场,研究基本问题,探索中国长期发展的路径(2017 年4 月) / 292

      第四编 探讨中国转型之路

      “发展集群”发挥积极作用的体制前提

      ——对T. 佩尔松教授论文《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经济发展——中国的问题和建议》的评论(2013 年12 月) / 305

      对话J. 科尔奈:中国转型之路(2013 年12 月) / 309

      直面大转型时代——《直面大转型时代》序言(2014 年1 月) / 332

      中国改革的脉络和走向——田国强、陈旭东《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序言(2014 年4 月) / 339

      “新常态”下的机制设计与发展预期——与黄明、马斯金等教授对话(2014 年11 月) / 345

      中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中日经济学家之间的交流(2015年3月) / 361

      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对 N. 拉迪教授讲演的评论(2015年5月) / 382

      体制变革和增长转型是必须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中国改革三部曲》总序(2017年3月) / 390

      第五编 读书·怀人·记事

      一位社会科学家追求真知的历程——J.科尔奈《思想的力量》中文版序言(2013年2月) / 399

      学术勇气与社会担当——悼念挚友陆学艺(2013年5月) / 403

      一位倾心助力中国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外国友人——怀念青木昌彦教授(2015年9月) / 409

      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缅怀诺思教授(2015年11月) / 416

      一个伟大公司的绿色之路——《台积电的绿色行动》和《台积电的绿色力量》的序言

      (2014年5月) / 423

      大家一同走上光明之路——母校琅琊路小学八十周年校庆献词(2014年11月) / 428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2015年10月) / 430

      执着专业精神,砥砺理论勇气——钱颖一、许成钢教授获奖贺词(2016年12月) / 434

      让美好的音乐陪伴我们(2017年6月) / 442

     

      部分内容

     

      改革方向已明 关键在于执行

      (2016年12月)

      这一届“财新峰会:改革执行力”在它的预告广告上引用了我的一句话,叫作“方向已明,关键在执行”。这是我在议论年末岁首应当讨论什么主题的时候对当前大势做出的判断。

      我做出这个判断,针对的是另外一种意见,它认为,现在中国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选定方向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不大同意这种意见。我认为什么是正确的方向早就已经明确,无须找寻新的方向,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

      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关于我们国家的前进方向,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做出了规定,这就是:“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在经济方面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方面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上述方向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紧接着,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按照十八大指出的方向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制定了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并且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安排了三百几十项具体的改革任务。这两年,一些项目的实施方案也陆续下达。

      那么,是不是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原定的改革方向、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需要做出原则性的改变呢?我看不出来有这样做的理由。近来有一种议论,认为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计划经济将会成为较之市场经济更为优越的体制。然而与这种议论相类似的所谓“电子计算机社会主义”的说法,早在30多年前就在苏联等国流行过。不过当一些国家按照这种“蓝图”建立起全国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后,并没有克服计划经济所固有的信息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的缺陷。直至经济崩溃,它的绩效也毫无起色。尽管近年来网络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说计划经济会因此变得优越,恐怕仍然只是一个有待证明的假说,我们大可不必因此而改变原定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全面改革计划。

      应当承认,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预定的目标相比较还有一定的距离。例如“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中“去杠杆”的任务就完成得不太好。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并不在于把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改革作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这一设想有什么差错,或者改革方案的设计有大的纰漏,而在于改革计划的执行情况不尽人意。

      比如,最近一年多来,发布了一些方面改革的实施方案。它们设计得很好,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问题只在于如何保证它们能够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

      例如,2015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17 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到2020 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意见》部署的这项改革极其重要。《意见》规定的步骤也完全可行。但是由于涉及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既有权力和利益,实施起来就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现在看来,虽然时间紧迫,但进展不快,离原定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另一个重要文件,是2016 年6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前面讲到的价格机制改革文件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要“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在过去几十年中,处于经济政策基础性地位或中心地位的,是政府直接介入资源配置的所谓“选择性的产业政策”。要使竞争政策取代产业政策成为基础性的政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6 月文件的要求,从2016 年7 月1 日开始对所有新出台的政策预先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如果有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地方,必须进行修改,否则不能出台。接着还要进一步对原有的各种政策和制度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凡是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都要改掉。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文件,但是细读有关报道,总觉得它的执行措施还不够有力。第一,文件要求从7 月1 日起按照《意见》规定的公平竞争标准进行审查,然而至今没有公布进行这一审查的实施细则。这就会使审查变得无章可循。第二,反垄断执法长期存在的多部门执法、反垄断委员会作为一个非常设机构权威性不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第三,为了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保障机制,中央要求把自我审查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加强社会监督,但由于没有对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制度做出具体安排,就面临使审查形同具文的危险。

      2016 年11 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涉及的范围更广,其中的许多规定切中重要时弊,因此,完善地执行这个文件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例如对全民的普及教育,树立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产权的意识,抓紧甄别社会反映强烈的错案冤案,严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在新旧法之间“从旧兼从轻”原则等,都是繁重艰巨、涉及立法司法等多个组织和部门的任务。没有很强的执行力,是很难把这些好的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的。

      总之,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重要的问题是加强执行力,克服困难和障碍,把正确的方针、好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落实到位。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