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朱德的“调研经”
    发表时间:2018-01-2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进行正确决策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也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应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朱德对调查研究工作,不仅十分重视,而且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围绕经济建设,以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朱德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深入厂矿、农村,远至东北林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山区。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也要找机会到北京附近的工厂农村看一看。他说:“我看还是要抓生产,哪有搞社会主义不抓生产的道理呢”;“我外出活动,只是为了关心生产”;“我只要看到工人在生产,庄稼长得好,我心里就踏实。”他的每一篇报告几乎都涉及当地的经济形势,包括工业、农业、外贸、水利等情况;几乎每一条建议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朱德认为,“我们得到政权后,就是要搞生产”;“无论工业、农业,都要想方设法发展生产,这是最重要的”;“只有生产的东西多了,一切矛盾才能解决。”

      调研方法呈现多样性。从朱德调查报告中反映出来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五种:看材料。朱德外出视察前,常常找来所去地区的有关材料阅看,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听汇报。朱德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认真而详细地听取当地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汇报。以1954年3月4日至31日朱德在广东视察为例,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先后听取了中共华南分局工业部部长杨一辰、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贺希明等十几人汇报相关情况。最紧张的一天中,朱德白天在中山县调查区乡情况,晚上听取华南分局等党委负责人的汇报。召开座谈会。为更深入地了解情况,朱德每到一地,常常亲自召集座谈会。他曾说:“开会也是调查研究。”座谈会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座谈会、群众座谈会、民主人士座谈会等等。朱德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聆听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听汇报时,朱德总是鼓励大家讲真话,常说:“你们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了解情况多,要向上边反映真实情况,要讲老实话,不要报喜不报忧。”亲临现场。朱德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到工厂、生产队、田头、水库边,或直接到百姓家中看一看。比如,他视察白云鄂博时,曾到蒙古包中同一个牧业社社长和生产队长谈话。在新疆,他也曾到毡包中看望牧民。派身边工作人员下去调研。工作人员下去前,朱德总是叮嘱他们:“看到的问题就要报告中央,不报告就是不忠实;要不就是观潮派,看到坏事也不讲。”朱德对他们在调研中形成的报告十分重视,总是亲自审阅改定后上报中央。

      注重了解各方面数字。朱德调查报告中引用数字比较多,无论是反映一个地区的生产情况、人民的生活情况,还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朱德都喜欢用数字表达。朱德认为:“根据数目字来判断政治是容易的,没有数目字是空洞的。”他说:“有些同志就怕,记数目字就头痛。我偏偏要记,愈是复杂的数目字,愈要记得清楚。”以朱德谈到为什么中国可以发展桑蚕、柞蚕的原因为例,他在报告中写道:“现在全国有柞林八千六百六十六万亩,目前仅利用了一千一百万亩。如果在五年内利用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就是五千万亩,最少可产茧五百亿粒,相当于六百五十万担。”在短短两句话中,他用了七个数字。这七个数字反映出朱德调查研究之细致、之有说服力。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朱德的调查报告,有一些内容是他结合各地的生产建设问题谈到的意见,其中许多涉及思想方法。朱德指出:“搞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要求过高、过快。我们只能从现有的水平出发,稳步前进。”搞建设要注意学习外国的经验,但“学习外国经验也不能照抄照搬”,“只能根据主客观条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决定我们的工作方针”。在发展生产上,朱德认为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1957年1月23日,朱德视察海口时指出:“你们这里没有春夏秋冬之分,一年四季都是生长期,应该根据这个自然条件,能种什么就种什么,各县也不要千篇一律。”在处理同农民的关系上,朱德强调,要重视农民的利益和生活。“只顾国家、集体,不顾个人,就不可能有国家、集体的发展。只有把三者的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群众才有生产积极性,不要怕农民富,农民没有吃、穿,家都顾不了,哪能建成社会主义?”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朱德多次讲过,各省的情况不同,应放手让人家做工作,“搞建设要适应当地的条件”。朱德在调查研究中始终坚持这些思想,对各地的调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摘编自《党的文献》2007年第3期 廖心文/文)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