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改革开放前的西欧五国行
    发表时间:2017-11-17 来源:检察风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1978年前后,为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改变落后面貌,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考察热潮。经党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有四个,分别赴西欧、东欧、日本和中国港澳地区访问。在四个考察团中,赴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考察的西欧五国团最引人注目。西方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之大,给中央决策层很大震动。正是这次“睁眼看世界”,促成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对西欧现代化程度印象深刻

      西欧五国团于1978年5月2日出发,6月6日回国,行程36天。这是改革开放前夕一次重要出访,不单是外交事务,更是了解西方经济发展情况、探索经济技术合作新方式的极重要的考察交流活动。代表团团长是时任国务院分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谷牧,20余名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干部为团员。

      在一个多月的访问中,代表团到了西欧25个主要城市,参观了工厂、矿山、港口、农场、大学等80多个单位,看到了五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也看到了中国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教育科学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与他们的差距。

      中国代表团看到的一些事情,让他们感慨颇多。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名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名工人,相差80倍。法国马赛索尔梅尔钢厂年产350万吨钢只需7000名工人,而中国武钢年产钢230万吨,却需要6.7万名工人,相差14.5倍。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一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落一架,一小时起落两架还搞得手忙脚乱。

      代表团成员之一的王全国20年后提及这次出访,仍激动不已。他说:那一个多月的考察,让我们大开眼界,思想豁然开朗,所见所闻震撼每一个人的心,可以说我们很受刺激!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你中国属于世界落后的那三分之二!

     

      汇报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

      197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谷牧访问欧洲五国情况汇报。谷牧主要谈了三点:一是二战后,西欧发达国家的经济确有很大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子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大大落后了,形势咄咄逼人。这些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对社会矛盾的处理,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二是这些国家大都对华友好,由于资金过剩,技术要找市场,商品要找销路,因此都非常重视与中国发展经济贸易交往。只要我们做好工作,许多似乎难办的事情都可以办成。三是发展对外经济交往中,有许多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如补偿贸易、合作生产、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等,我们可以研究采用,以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不久,邓小平又找谷牧谈话。邓小平指示:引进这件事反正要做,重要的是争取时间,要缩短从谈判到进口的时间,一个项目能缩短半年就好,就是很大的利益。有几年可能借点钱,出点利息,这不要紧,早投产一年半载,就都赚回来了,但质量一定要选好,要先进的,这一点很重要。

      根据中央政治局和小平同志的指示,7月上旬,国务院在中南海怀仁堂报告厅召开了由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参加的关于加速现代化建设的务虚会。这次务虚会从7月6日开始一直开到9月9日,长达两个多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央决策层唯一一次用如此长的时间集中地、大规模地深入研究改革开放的会议,对改革开放决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邓小平坚定对外开放政策决心

      赴欧、日代表团的访问收获,对邓小平决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在1978年10月的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提出:为了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各条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这时候,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想,也由邓小平首先提出来了。

      西欧代表团访问回来后,向中央汇报时提出建立特区,党中央经过研究下决心搞起来。

      1978年,是中国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国访问的高峰。参加出访西欧代表团的同志认为:“这次对西欧五国的访问,加上同年其他几个代表团的出访,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制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总方针,是起了应有的作用的。”

      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经过认真讨论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的重大决策。由此确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揭开了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序幕。

      (摘编自《检察风云》2008年第24期 何立波/文)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付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