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抢夺知识分子”的口号是谁提出的
    发表时间:2017-06-2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陈云还兼任了一些相关的职务,例如中央党校校长、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校长等等。中共中央于1938年5月决定各级党委都设立青年委员会,并由陈云任中央青委书记。

      当时,无论是党的组织工作,还是青年工作,都遇到一个如何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针对种种偏见,陈云经常提醒大家要正确看待知识分子。他在1939年12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二次党的代表大会上说:“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要革命的,许多革命是靠知识分子来领导的。”在此前后,他曾参与制定了中央《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为了说明吸收知识分子工作的急迫性,他还提出了“抢夺知识分子”的口号,说抢夺知识分子是抗战中的大斗争,谁抢到了知识分子谁就抢到了胜利。

      在延安时,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中央医院的傅连暲要求入党,却没有人肯当他的入党介绍人。傅连暲原是福建汀州的一个个体医生,是个知识分子。红军打下汀州时,他参加了红军。后来关闭了自己经营的西药店,带着医药器材,随军撤出汀州,也参加了长征,一路上表现还是不错的。陈云在苏联时,以“廉臣”的笔名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就是以傅连暲的生活经历为原型。

      红军到了延安以后,傅连暲被分到中央医院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给中央领导同志看病,以后担任了毛泽东的保健医生。他医术好,看病时也很认真。但与一般同志相处时,显得态度古板,说话生硬。中央医院里的一些同志看不惯他的这种作风,就不介绍他入党。

      陈云知道了此事,就同中央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王鹤寿多次找傅连暲和中央医院党支部的同志谈话,交换思想,了解傅连暲的历史情况,帮助教育他,肯定他的优点,指出他的缺点和错误,要求他改正。

      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大家在认识上取得了一致,由陈云、王鹤寿作为傅连暲的入党介绍人,在中央医院支部大会上作了介绍,经支部大会讨论,最后通过了,吸收傅连暲加入共产党。傅连暲入党以后,工作更积极了。建国后,担任了卫生部副部长,忠诚地为党工作了几十年,为革命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1938年,丁玲从山西回到延安。在中央党校的一个晚会上,有人喊了一声:“欢迎丁玲同志唱个歌!”当时中央党校校长是康生,他听了这话就说:“丁玲没有资格到党校来,她自首过。”当着许多人讲的这个话,传到丁玲那里,她感到压力很大,就来找组织部长陈云,请组织调查,边谈边哭。陈云安慰她说:“不要激动,不要着急,组织会出面调查的。”

      后来,经过反复调查以后,中组部郑重地做了组织结论,陈云与李富春对结论审定签名,并特地写明“请丁玲同志存留一份”。结论的末段指出:“对丁玲自首的传说并无证据,这种传说即不能成立,因此,应该认为丁玲同志仍然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陈云还告诉丁玲,“最后的那句话是毛主席加上的”。为此,丁玲生前曾多次感念陈云对自己的关心。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马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