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党史故事
彭雪枫开具的两封弥足珍贵的介绍信
发表时间:2016-09-30    来源:党史纵览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在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的展柜中,静静地陈列着两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件是彭雪枫为竹沟军政教导大队第一期学员张克辛赴洛阳《行都日报》任职开具的介绍信(以下简称介绍信一);另一件是彭雪枫为张克辛赴武汉联络《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开具的介绍信(以下简称介绍信二)。这两封介绍信,原均为张克辛私人保存。

  张克辛,1908年出生,江苏沭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失去组织关系。1933年参加吉鸿昌领导的抗日同盟军,任少将参议。1935年3月被捕,1937年8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8年3月重新入党。抗战期间,历任海属中心县委书记兼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三团副团长、团长,淮海区党委军事部长、淮海军区参谋长兼第一支队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华中第六、第一军分区司令员,长江纵队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济南军区装甲兵参谋长、江苏省机械厅副厅长、江苏省政协常委等职,1999年逝世。2015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张克辛之子张矛,将父子两代人珍藏了近80年的珍贵文献,捐赠给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永久珍藏。

  这两封介绍信各1页,均为毛笔竖排书写于红色大八行信笺纸上,文字不分行,不断句,落款处加盖“雪枫之印”钤记。行书字迹端庄、遒劲、流畅,似为一气呵成。内容如下:

 

  介绍信一

  之超、石果先生惠鉴:

  张克辛先生为弟好友,现经雷君介绍到《行都日报》馆任职,请就近予以协助。弟等近况,统嘱张先生代陈,兹不赘述。端此敬颂撰祺。

  弟彭雪枫拜启

  五月二十三日

 

  介绍信二

  梓年同志:

  张克辛同志原在分队学习,毕业后就洛阳《行都日报》编辑之责,有便即与之一唔,盼与之取得联系,给予指示为盼。

  敬礼

  彭雪枫

  五月二十四日

 

  由于种种原因,这两封介绍信的写作背景、信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等相关情况并未留下明确记载,张克辛生前对该介绍信的交代也较为简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文献历史价值的认定和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发挥。现根据张克辛生前口述,综合其简历、自传等材料,试对这两封介绍信的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人物等情况做详细考析,以深入揭示该文献的历史价值与重要意义。

 

  关于写作时间、地点与背景

  据张克辛生前回忆,这两封介绍信均写于确山竹沟第一期军政教导大队毕业前夕,即1938年5月23日、24日。据《彭雪枫年谱》《朱理治传》等史料记载,1938年5月2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长江局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徐州失守后对华中工作的指示》,接电后,长江局立即电令彭雪枫、朱理治到武汉听取该指示的传达。彭、朱二人分别从竹沟、信阳出发赴武汉,5月底,二人一同返回竹沟。因此,该介绍信最有可能写于彭雪枫从竹沟动身去武汉之前。

  这两封介绍信的写作背景,与张克辛在军政教导大队毕业后分配工作一事有关,它见证了张克辛早年曲折的革命经历和与彭雪枫将军的一段革命情谊。

  早在大革命时期,在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求学的张克辛,便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2月,经中共秦淮区党支部书记(公开身份为南京市国民党秦淮区党部书记长)谢伏初介绍,张克辛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秦淮区党部因共产党员较多,遭国民党当局查封,谢伏初失踪,张克辛自此和党组织失去联系。

  1927年底,张克辛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系,后因家庭困难而辍学。1928年至1932年间,张克辛辗转南京、上海、北平等地,参加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在此期间,与当时在上海暨南大学图书馆工作的进步青年娄光琦相识并结为挚友。

  1933年,张克辛经同窗好友、爱国将领方振武的侄子介绍,参加了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同盟军北路总指挥吉鸿昌麾下担任上校情报处长、旅长、少将参议等职。1933年下半年,张克辛因患病无法工作,经吉鸿昌批准,返回苏北老家。

  1934年底,娄光琦在南京创办进步报刊《国内新闻周报》,张克辛根据中共南京秘密组织指示,进入报社协助娄光琦工作。《国内新闻周报》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办报,很快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敌视。1935年春,报纸遭查禁,敌特全城搜捕办报人员。张克辛典当了自己的所有个人物品,凑足钱款,掩护娄光琦逃往北平,而自己却不幸被捕。

  被捕后,面对严刑拷打,张克辛始终没有吐露娄光琦等人的下落。因为得不到确凿证据,国民党当局只好以“受赤共分子影响、危害民国治安罪”判处张克辛6年监禁,将他关入南京军人监狱。娄光琦到达北平后,经中共北方局秘密党员郭以青介绍,进入北平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学生集团求知协会,并于193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8月19日,张克辛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当天,赴上海联络工作的娄光琦,专程来到南京看望老友。在南京停留期间,娄光琦得知上海秘密党组织已遭破坏,于是决定改去开封平津流亡学生会(后到竹沟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工作),并介绍张克辛经河南南阳前往延安。

  1937年8月,张克辛到达南阳。当时,正值郭以青从中共北方局军委来到河南,受中共鄂豫边省委派遣,赴南阳开展工作。张克辛与郭以青取得联系后,经郭动员,放弃了去延安的打算,转而准备投考设在开封的河南大学抗敌工作训练班。

  河南大学抗敌工作训练班筹建于1937年秋,由河大教授范文澜、嵇文甫在中共河南省委的支持下,以河南大学文学院的名义创办,目的在于培养救亡骨干,以适应未来长期敌后斗争的需要。训练班由范文澜负责,河南省委派遣鄂豫边省委统战部长刘子厚(化名马致远)以八路军代表的名义赴训练班授课。1937年11月下旬,训练班在河南大学大礼堂正式开课,经过考试,包括张克辛在内的200多名开封、平津进步青年进入该训练班学习。

  1937年12月下旬,济南失守,徐州吃紧,日军开始频繁轰炸开封。面对严峻的局势,河南省委决定停办训练班,组织部分师生成立抗敌工作训练班农村服务团(1938年初改称河南省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沿平汉路徒步南下,沿途开办短期训练班培训各地青年,兼做民运工作。张克辛随团南下,相继在许昌、舞阳等地,从事群众工作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3月,时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在确山竹沟以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留守处的名义,开办军政教导大队。教导大队参照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模式办学,广泛招收各地爱国青年入学。张克辛得知后,积极要求参军。在随战教团行动的刘子厚的支持下,张克辛于3月初到达竹沟,进入第一期军政教导队学习,并被选拔为分队长兼教育干事。

  在竹沟,张克辛亲耳聆听了彭雪枫讲授的《游击战术的几个基本作战原则》《游击队政治工作概论》等课程,接受了严格正规的军事、政治训练。1938年3月18日,经刘子厚和时任八团留守处民运股长、竹沟中心区委书记的娄光琦介绍,张克辛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张克辛作为第一期学员顺利毕业。

  据张克辛生前回忆,根据原安排,教导队学员毕业后将大部分被分配到部队任职,少数回到地方组建抗日武装。张克辛爱好写作,又有办报经验,主动要求从事新闻工作。经人介绍,张克辛向彭雪枫提出赴洛阳《行都日报》任职的请求,彭雪枫听后欣然应允。为了联络方便,彭雪枫亲自为张克辛开具介绍信,向《行都日报》负责人介绍情况。第二天,彭雪枫又找张克辛谈话,希望他在《行都日报》工作期间,如有机会,前往武汉拜会《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介绍河南地区的抗战情况,并挥笔写下了第二封介绍信。

  遗憾的是,张克辛尚未成行,便被调往驻防山东的国民党第十军团政治部,协助国民党六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张友渔开展对石友三部的统战工作。1938年11月,张克辛又奉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命令,任山东省第八区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负责厉文礼部的统战工作。1939年2月,山东分局与苏皖特委任命张克辛为海属中心县委书记。张克辛随即到东(海)灌(云)沭(阳)地区任职,从此长期战斗在淮海大地上。

  由于张克辛最终没有赴《行都日报》任职,彭雪枫的介绍信,便一直珍藏在自己身边。彭雪枫牺牲后,张克辛对他更是无比怀念,经常回忆自己与彭雪枫相识的那段日子。因此,无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工作繁忙的建设时期,他始终精心保存着这两封珍贵的介绍信。

 

  关于信中主要人物与事件

  在这两封介绍信中,除了彭雪枫、张克辛外,还出现了“之超”“石果”“雷君”“梓年”4位人物和报刊《行都日报》。

  “之超”,应为梁之超,《行都日报》社经理。梁之超原名梁安如,河南省孟津县老城乡梁家村人,七七事变前夕在洛阳行都慈幼院印刷厂任经理。抗战全面爆发后,梁之超与好友阎少显、东北流亡学生张霁中商议,利用印刷厂的机器和人员办报,宣传抗战,激励军民士气。在慈幼院院长、国民党中央赈济委员会委员郭芳五的支持下,《行都日报》于1938年1月15日正式创刊,由洛阳县立一小校长郭担宇任社长,阎少显任编辑主任,梁之超任经理,周肇瑚任副刊主编。从此至1944年底,梁之超一直担任报社经理一职,他礼贤下士,诚恳待人,广泛招揽人才,利用与郭芳五家的世交关系,积极疏通上层,为办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行都日报》在创办初期,是一份具有鲜明的进步色彩的民营报纸。虽然出于在国统区立足的需要,郭芳五聘请张钫(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为名誉董事长,陈大白(国民政府铨叙处洛阳办事处负责人)、常志箴(河南省参议员)、李名章(河南省立第四师范校长)为董事,但报社日常事务均由阎少显、周肇瑚主持。阎、周二人都是爱国青年,所聘人员也多与自己志同道合。因此,报纸一面世,就以宣传抗日、倡导民主,立论公道、主持正义的鲜明特色,吸引了广大读者。

  《行都日报》的进步宣传很快引起了中共豫西特委的关注。1938年2月,中共洛阳县委书记赵文甫介绍周肇瑚入党,并指示周在印刷所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党支部。后又派党员李续刚、张履之、周启祥到编辑部任职。中共豫西特委每月资助该报200元大洋,该报在豫西特委支持下,成为宣传、动员、组织民众抗日的有力阵地,还曾刊发过周恩来与史沫特莱撰写的文章。

  1938年冬,阎少显、李续纲相继离洛赴陕,周肇瑚接任编辑主任兼总编辑。1940年8月,因遭反动势力迫害,周肇瑚、张履之等秘密党员陆续撤离报社。

  1944年4月,日军逼近洛阳。梁之超带领报社人员和印刷设备撤往宝鸡,并于当年8月在宝鸡复刊。1945年9月,原社长郭担宇在洛阳独立出版《行都日报》,1946年4月最终停刊。

  “石果”,即娄朝辰,1911年生,黑龙江海龙人,化名石果。1937年在北平加入抗日救国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同年在山西太原参加八路军,1938年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先后在《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太岳版)任记者、编辑。1945年赴东北,先后任《东北日报》记者、中共吉林市委机关报《人民日报》总编辑、《吉林日报》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吉林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室主任、《东北日报》总编室主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等职。

  1937年9月初,作为东北流亡学生的石果,经太原“民先”组织介绍,和42名平津流亡学生一起来到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受到办事处主任彭雪枫的接见。9月底,经组织安排,石果在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正式参加八路军,随后在曾涤的领导下,前往河北平山、井陉,山西阳泉一带从事民运和扩军工作。

  1937年12月,经彭雪枫亲自介绍,石果准备赴延安求学。临行前,他受北京财政商业专科学校“民先”队员、表弟张霁中之邀,前往洛阳一叙。张霁中同为东北流亡学生,原计划投奔延安,只因与梁之超相熟,二人便同在洛阳筹办《行都日报》。石果到达洛阳后,经梁之超极力挽留,住进行都慈幼院,负责抄录广播新闻。1938年1月,在《行都日报》创刊前夕,石果和张霁中夫妇一起离开《行都日报》赴延安,石果后进入陕北公学第一期学习。介绍信一写于1938年5月,此时石果已至延安,当为彭雪枫不了解最新情况之误。

  “雷君”,应为雷敏之。雷敏之(1910—1958),甘肃省宁县坳马乡雷家川村人。1926年参加冯玉祥国民军,1930年升任中校团副,1931年随军至宁夏,任报社经理、记者。1933年在宁夏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从事秘密工作,后因在马鸿逵部开展兵运活动而被捕。“西安事变”后获释,至延安抗大学习,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新闻记者的身份赴中原,在豫西一带秘密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调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副官长,同年8月随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豫皖苏边,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40年6月后历任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委员、党团书记兼淮上行署主任,中共淮北特委委员、行署主任等职。

  1938年,雷敏之长期在确山竹沟协助彭雪枫工作,加之有先前在豫西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对《行都日报》的内部情况应较为了解。作为张克辛从事新闻工作的介绍人,介绍其进入豫西特委领导下的报纸任职,最为合理可信。

  “梓年”,即潘梓年。潘梓年(1893—1972),中共著名报刊活动家,潘汉年胞兄。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新书局主编《北新》《洪荒》等进步刊物。1932年5月,主编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真话报》。1933年在上海被捕入狱,1937年6月经中央营救出狱,以社长身份赴南京筹办《新华日报》。抗战期间,先后在武汉、重庆主持《新华日报》工作,1947年2月率重庆《新华日报》人员撤至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长、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曾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37年12月,潘梓年带领新华日报社人员由南京西迁武汉,继续为《新华日报》的正式出版而不懈奔走。经中共中央长江局与国民党高层反复交涉,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汉口正式创刊,这也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机关报。在国共合作保卫大武汉期间,《新华日报》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国统区的抗日救亡运动,成为国统区团结抗战的舆论中心,其编辑部更是云集了华西园(华岗)、章汉夫、杨放之、何云、石西民、许涤新、戈宝权、楼适夷等一大批知识精英。1938年10月22日,在武汉沦陷前夕,潘梓年与李克农一起率领报社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人员,乘船撤退至重庆。

 

  两封介绍信弥足珍贵

  这两封介绍信虽然内容简短,但语气朴质热忱,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彭雪枫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视,以及对青年干部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爱护。该介绍信涉及彭雪枫、潘梓年等党的重要历史人物,是竹沟教导大队活动和河南抗战新闻工作的重要实物见证,也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这两封介绍信,充分体现了彭雪枫对新闻工作和新闻人才的重视。彭雪枫素以儒将著称。在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和新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学生时代的彭雪枫就经常给报刊写稿,其报告文学《塞上锁记》曾在天津《国闻周报》上连载9期,1928年初还曾投考过天津《大公报》的校对职务。从军后,彭雪枫一贯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尤其注重培养新闻人才。早在1931年任红二师政委时,彭雪枫就以创办《猛攻报》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红军中初步培养了一批办报人才。1937年,彭雪枫在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和组建临汾学兵队期间,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宣传党的抗战政策和八路军的战略战术,鼓舞全国军民的士气。《新生》周刊总编辑杜重远,“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全民》周刊主编柳湜,《大公报》通讯课主任范长江,著名记者孟秋江、陆诒,作家刘白羽等,都是彭雪枫的座上宾。1938年9月,新四军游击支队机关报《拂晓报》在竹沟创刊,随军东征后名震豫皖苏,在宣传抗战的同时,也为新四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编辑与印刷工作人才。

  彭雪枫在第一期军政教导队结业之际,为一位素昧平生、即将从事新闻工作的普通学员,亲笔开具两封介绍信,并亲切地称张克辛为“好友”,当面指示其赴武汉潘梓年处汇报情况,充分体现了他对新闻宣传的重视和对新闻人才的尊重。

  从1937年底至1938年初,华北大部与南京、济南相继失守,中原形势紧迫,日军以夺取徐州、武汉为中心的第二期作战计划业已开始。1938年1月,中共中央长江局为河南省委确立了“准备与发动河南游击战争”的总方针。1月14日,中共中央长江局作出《关于鄂豫边工作的决议》,要求河南省委应以竹沟为中心发展工作,“加紧发展党的组织”,明确指出:“为了增强部队的战斗力量,设教导队,吸收青年学生,除训练参加部队工作的以外,主要的还是要创造党的干部,并帮助民众团体训练群众工作的干部。”

  1938年2月,彭雪枫以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议处长的身份赴竹沟,代表河南省委开展工作,后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长期敌后斗争,在苏鲁鄂豫皖敌后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大量培养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成为河南省委与豫南特委的中心工作。作为全国爱国青年中的优秀分子,竹沟军政教导队学员们肩负着东进南下实施战略展开,开辟抗日根据地,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艰巨任务,尤其得到彭雪枫的信任和爱护。在张克辛的工作分配上,彭雪枫没有机械地命令其从事军事工作,而是充分尊重张克辛的个人志向与爱好,希望他努力发挥自身特长,在敌后新闻战线上大展身手,充分体现了彭雪枫因人制宜、因材施用的干部工作思路。

  革命文物是重要革命事件与历史人物活动的见证,也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这两封珍贵的介绍信,作为彭雪枫手书,能够经历近80年风雨保存至今,而且品相良好,内容清晰、完整,实属不易。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付天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