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林晓峰:强化政治把关 考准政治素质
    发表时间:2019-08-0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拔任用干部,配备领导班子,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是第一位的。组织部门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履行工作职责,必须强化政治把关,把政治素质考察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为选人用人树立鲜明的导向。

      坚持正向激励、反向倒逼,让政治素质考察的导向鲜明起来。政治素质属于内在品质,处在人的灵魂深处,具有思想主导性、价值标准性、行为引领性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复杂性和迷惑性。考准察实干部政治素质,前提条件是从正向和方向两个方面入手,设定具体化、可衡量的政治标准。正向内容要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方面来确定,政治忠诚主要看是否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治定力主要看是否坚定政治信仰、坚定“四个自信”;政治担当主要看是否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政治能力主要看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政治自律主要看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反向内容要重点聚焦政治站位不高、对党忠诚不够、理想信念不牢、原则立场不稳、担当斗争不足、团结意识不强、形象行为不正、组织生活不实、作风建设不紧、纪律规矩不严等十个方面来细化具体情形。通过设立正反向指标,推动政治标准可见可感、可评可考,使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的导向更加鲜明、底线更加清晰。

      坚持知事识人、以事察人,让政治素质考察的过程具体起来。政治素质虽然是灵魂深处的东西,但并非无从下手、无法分辨,其往往会从干部政治学习、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表现出来。察深识准干部政治表现,必须坚持“人在事中察”,把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嵌入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日常管理等干部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常态化、近距离走近干部、开展考察。在教育培训中,要把政治教育作为各级党校培训的首要内容,组织部门全程跟踪管理,近距离看参训干部是否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在实践锻炼中,要把急难险重岗位、中心工作一线作为识人察人的重要考场,搭建干事平台、健全考察机制,主动介入干部干事过程,深入观察、识别其政治素养、担当精神和干事本领。在日常管理中,要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干部大监督工作机制,对干部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扫描”。比如,衢州探索实行干部“分档”管理考评,通过把干部日常表现量化成具体指标和分值,定期进行考评赋分,评出“一二三档”,“一档”干部重点培养使用,“二档”干部鼓励担当干事,“三档”干部实行教育处置,推动干部管理近距离、日常性、精细化、全覆盖,有效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

      坚持由表及里、深入推断,让政治把关的分析研判精准起来。从工作实践来看,识别干部政治表现的难点不在于方法路径,而在于如何分析研判。加强综合分析研判,是准确评价干部政治素质的关键一环。要开展真伪分析,对收集到的干部材料进行分类筛查、综合复查,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提升分析研判结果的可信度。要开展历史分析,完善干部工作轨迹纪实制度,全面掌握干部一时一事及一贯表现情况,从中把握干部政治素质的总体概况。要开展辩证分析,把研究人和研究事、听其言和观其行、看结果和察过程结合起来,辩证评估干部政治表现。要开展原因分析,对考察中听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重点分析,不仅要掌握一般情况,还要了解引起问题的内在原因。要开展案例分析,对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案例进行分析研判,深入了解干部的政治觉悟、政治担当。要开展数据分析,建立干部大数据库,把日常了解、年轻干部调研等各种途径收集到的信息全部整合起来,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定性结论。

      坚持党委把关、综合施策,让政治素质考察的结果落得下去。开展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就是要把德才兼备、担当作为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管起来。在这过程中,如何确保政治素质考察的结果刚性落地,选准用好干部,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至关重要。要注重压实各级党组织及其“一把手”主体责任,切实把准用好政治素质考察结果。特别是在选拔任用方面,突出严把初始提名“第一关口”,明确党委(党组)在听取分析研判情况、履行提出启动意见、主持酝酿工作等环节中,必须突出政治标准、落实政治要求。对政治不过关的干部一票否决、一律不用;对政治能力不强政治定力不高的干部,实行召回管理、开展“回炉教育”,并视情形进行提醒谈话、批评教育、诫勉谈话或予以组织处理等;对政治过硬、担当作为的好干部,进行表彰激励、大力宣传,特别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充分发挥政治素质考察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推动形成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

      (作者系浙江省衢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朱琳瑄)

    网站编辑:朱琳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