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阎卡林:把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落实到位
    发表时间:2017-08-18 来源:党教创新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科技广泛应用,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得到改进。这些成绩应充分肯定。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有些问题还非常严重。

      比较突出的是,部分银行坐地收钱,服务缺失,片面追求规模和利润。有的银行拉长资金链条,添加中间环节,或以“通道”“名股实债”等方式获利,导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越来越高。有的则脱实向虚,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热衷于资金空转、以钱炒钱,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或者热衷于当通道、做过桥、加链条。还有的处于“病态”,自我管理不力,主体行为异化,道德风险上升,违纪违法案件高发频发。

      部分保险公司营销失信、投资失控、治理失效、资本失实、数据失真。有的利用保险资金自我注资、循环使用,异化为少数人的融资平台;有的由“风险管理者”异化为“风险制造者”,使得原本是风险管理的行业成为风险之源;还有的频频兴风作浪,成为实体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门口的野蛮人”,引发市场震荡。

      在资本市场,金融大鳄巧取豪夺、操纵市场行为屡禁不止,上市造假、盈利造假、套现造假不断上演。有的公司热衷于上市“圈钱”,反复定向增发、减持套现、抽逃资本;有的热衷于忽悠式、跟风式重组,坑害股民;有的内外勾结,大搞内幕交易、利益输送。

      互联网金融更是散而乱,常有借贷平台以P2P之名非法集资、诈骗,引发不少群体事件。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也是实体经济特别是广大企业加快发展的“利器”。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或借助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促成一些企业迅速壮大,有的还在较短时间实现了跨越发展和“爆炸式”增长。像腾讯、百度、京东和阿里巴巴,无一不是依靠金融之“利器”迅速做大做强的。

      不过,这个“利器”具有双面性。从本源上讲,金融是依附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但也可以相对独立、自我循环、以钱生钱。它能够助力企业和经济发展,也会对其造成伤害;能够促进经济繁荣,也会带来经济危机。

      巧借利差获利,就是银行的一大法宝,有时还能因之获取暴利。在前不久一个年度对中国企业500强的统计显示,仅5大商业银行净利润就占全部企业利润总额的35.6%,而266家制造业企业净利润只占18.8%; 5家银行利润总额几乎是所有制造企业利润的2倍。这还没有将保险、券商、信托等非银金融机构的利润纳入统计分析。

      生产企业之“瘦”与商业银行之“肥”形成的反差较大。许多产业利润微薄,许多行业步履维艰,许多中小企业一度只有3%左右的利润率,远不及贷款利率。一些企业家常常说“替银行打工”,就是句实在话。银行对此岂能心安理得?!早几年有一则报道反响较大,某知名行长对其盈利连年大增深感不安,说是“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我们自己都不太好意思”。

      如今,实体经济为什么发展到需要“振兴”的地步?金融乱象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金融作为一种虚拟经济、一种服务业,虽不能出产一粒米、一根钉、一台机器,但常常可以引入许多生产要素,引导各类资源在各行各业重新配置,有时还会引发经济结构失衡。房地产为什么发展快?多数房地产公司靠的是融资。房子本来是给人住的,为何被炒起来?信贷支撑不可或缺。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在于重大结构性失衡。其主要表现为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或是绕开监管流入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或是在金融系统内空转、自我循环,既催生了资产泡沫、加剧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增加了金融体系各种风险,还导致资金脱实向虚,助长投机炒作,推动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而房地产的高收益,又进一步诱导资金、资源大量流入,造成经济增长、财政收入、银行利润越来越依赖于“房地产繁荣”,收益率不高的实体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从世界范围看,金融乱象、脱实向虚,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矛盾,是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带有共性的问题,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在这个问题上吃了大亏,掉入“虚拟化陷阱”。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人和公司以美国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为大本营,大搞以钱炒钱的把戏,赚了快钱、大钱,由此不但造成虚拟经济自我膨胀、超常发展,而且诱导许多人、许多企业和政府机构纷纷脱实向虚。经济虚拟化越演越烈,“去工业化”悄然展开,大量制造业被当作“夕阳产业”转移到东亚发展中国家,本土实体经济严重弱化、退化。在美国,高达70%左右的就业人口转向金融等服务业,曾经一派繁荣景象的汽车制造业中心底特律逐渐萧条,几乎成为“废城”。结果是,既损已又害人,最终引发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面对金融灾难痛定思痛,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认识到,金融业超常发展虽然能带来一些财富和一时繁荣,但往往会把国民经济带入“陷阱”、引向深渊。比较起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才是立国之本,必须恢复制造业,将“去工业化”彻底扭转为“再工业化”。

      美、英、法等国家掉入“虚拟化陷阱”既是一个沉痛的教训,也充分表明,金融乱象及其脱实向虚的倾向,危害极大。

      政治与经济紧密相连。现在,我们要大力整治各种金融乱象,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症结,就不能单纯在经济层面打转转、摆问题,必须扩大视野,多从政治和经济的结合上进行全面分析。

      拿金融发展来说,党中央在提出规划纲要的同时,年年都有重要部署和明确要求。但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在贯彻落实中,常常打了折扣、走了样。有的只讲效益,不讲服务,不讲大局,更不讲政治;有的过度追求短期利润,造成风险后移;有的对金融乱象视而不见,不作为、不担当,监管不力;有的离开本源越走越远,严重偏离党和国家指引的方向,偏离改革发展、国计民生、战略全局的需要。而这些金融乱象背后所存在的方向性问题,就同时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就与一些金融机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有直接关系。

      针对这些情况,对金融乱象的症结与危害性,就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欧美国家教训,加以深刻认识和把握;对金融乱象的整治,就不能就事论事,只做表面文章,而必须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金融领域的方向性问题,就必须把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落实到位,就必须把党的建设切实强化起来。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马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