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党建论坛
杨连银:根治“巧官”须做到“三个加强”
发表时间:2017-05-24    来源:党建网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明代官员吕坤在任山西巡抚时著书《实政录》,书中将官员按好坏分为八类,其中,排名第七的为“巧宦”。这类官员实实在在的政事不办,只知粉饰太平,伪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地方上军民的事情毫无作为,唯念念不忘自己的私利;对下颐指气使,对上却奴颜婢膝,极尽讨好之能事。(5月16日《人民日报》)

  何为“巧官”?这类官员不办实实在在的政事,只知粉饰太平;地方上军民的事情毫无作为,唯念念不忘自己的私利;对下颐指气使,对上却奴颜婢膝,极尽讨好之能事,这类官就是“巧官”,又名“老狐狸”“老油条”。为构建气正风清、公平公正的政治环境,夯实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果,笔者认为要以“加强党性修养、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党内监督”为抓手,才能让“巧官”无处可遁。?

  巧治“巧官”,须加强党性修养。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修养,对于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是一个用真心终身必修的重大课题。当前,我们正处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信息爆炸时代,要时刻提醒自己牢记习近平同志“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是很要紧的”告诫。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以党的章程、党的宗旨、党的目标和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才能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权和金钱观的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国、心系群众,问计问需于民,做人民群众贴心的服务员,杜绝以“巧”之名中伤群众之心的言行。

  巧治“巧官”,须加强作风建设。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加强党内政治建设的重点,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干部作风问题关乎党风政风,关乎改革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从严治党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只有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拥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才能让“巧官”无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之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身”入基层,“心”贴群众,不擅权、不谋私,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为民踏踏实实,用好的作风来推进工作,以好的业绩来检验作风。

  巧治“巧官”,须加强党内监督。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和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机制,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是约束各级干部行为的良方良制,更是激励老实人敢干事、有劲头的有力保证。监督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既是铁笼子,也是保护伞;既是摄像头,也是正容镜。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做好自我约束,善于“照镜子”、勤于“洗洗澡”,不怕“红脸”,自觉虚心接受党外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病变”及时根治,保持身心健康,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部一条心的良好氛围,才能让“巧官”之巧无处可使。

  总之,要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树立担当意识,积极进取,脚踏实地行稳致远,不作“巧官”愧对民,甘当公仆不人民。(作者单位:贵州省麻江县城东社区工委)

  (责任编辑:王玥芳)

网站编辑:马俊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