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党建论坛
于洪良:大学生为啥爱看《人民的名义》?
发表时间:2017-05-09    来源:《中国教育报》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近来,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火了。

  到底有多火?从3月28日首播到4月27日晚剧终,这部长达52集的作品霸屏一个月。4月18日,该剧单集收视率已经破5;4月26日,该剧单日收视率高达6.86;第49集收视率高达7.47,实时收视一度破8……要知道,一般单集收视率破2的电视剧,已是公认的火爆。

  更火的是,收看人群中超六成是“80后”“90后”!这一现象级电视剧在高校引起强烈反响,大批95后的大学生加入观剧大军。有学生声言,“达康书记就是我的男神!”“我也要成为像侯亮平一样帅气的人!”“为直面问题的决心和担当点赞!”还有的大学生吐槽:不追这剧,就跟不上朋友圈讨论,跟不上主流节奏了。

  报载,4月25日,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走进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8教室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讨论课的课堂,在听课之后,与大学生讨论起了《人民的名义》,20余位师生谈了自己的观点,气氛很活跃。无独有偶,4月12日下午,南华大学组织大学生预备党员发展对象集中观看了该剧,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不少学生表示,剧中精彩呈现了官场上的博弈与角逐,“老虎”的贪婪,正反两派的斡旋较量,值得深思。

  对《人民的名义》,有人谈论这部反腐剧的“大尺度”,有人热议老戏骨出神入化的表演,有人研究剧情与现实反腐的对应,有人分析台词中的官场常识和纪检知识……让人们都在谈论,这本身就是一部剧的巨大成功。这部剧带着强烈的现实批判色彩,把当今官场的很多问题暴露得淋漓尽致、毫不留情。无法否认,这样剔肉见骨又入木三分的官场批判给人心带来的,难道不是正气凛然、正道直行的正能量?这部反腐剧让人感到满满正能量的,不是迎合传统人治期待的包青天式传奇鸡汤,而是以力透纸背的现实批判给人们传递正义的信心。可见,这部大剧之所以好评如潮,是现实中反腐取得的斐然成绩所打下的民心基础,因为赢得了民心,所以触动了观众的痛感。

  另外,在演员的选择上,该剧被评为不拼颜值、不拼“咖位”、不抄袭、不用“流量演员”,依靠扎实的剧情,40多位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也让人大呼过瘾。这也是让这部匠心之作赢得大学生青睐的“标配”。

  一位大学生在微博中这样写道,“《人民的名义》让我们看到的除了精彩演技,还有世道人心;除了尊重规则,构筑正义的世道,还有淳朴善良,充满希冀的人心”。

  毋庸讳言,近年来国产剧陷入怪圈,题材越拍越窄,内容越来越烂:手撕鬼子,包子当雷,夜壶成了定时炸弹……部分娱乐化的电视剧在篡改沉重的历史的同时,也在戏谑、侮辱观众的智商,不能不令人敬而远之。对此,《人民的名义》作者周梅森表示,“都说现在年轻人喜欢玄幻,喜欢‘小鲜肉’,不喜欢严肃正经的内容,我看不是这样的,是我们没拿出真正的好东西给他们看。责任在我们创作者身上,不能怪年轻人……”

  由此想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确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确需要突出教育资源的供给侧改革,的确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使之始终贴近学生,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这,正是《人民的名义》受大学生追捧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责任编辑:王碧薇)

网站编辑:王高林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