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中南民族大学马院“纲要”支部的“双融合双促进”党建工作法
    发表时间:2019-09-17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滕帅

     

      为积极推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以下简称“纲要”党支部)着力发挥党员教师的专业优势,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党的理论宣传和宣讲为抓手,着力打造一个党建与思政课教学“双融合双促进”的基层党组织,以期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高校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突出问题,增强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组织双融合,固本强基

      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关键在两个团队的组织融合,党建组织融入教学团队,强化引领功能;教学团队提升业务水平,彰显党建效果。

      建立科学有效地教学团队运行管理机制。“纲要”党支部发挥组织优势,引领和协调教学团队建设,确保教学团队运行科学有效。首先,院党委和支部委员全程参与教研室教学团队的组建工作,推荐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党员教师担任教学团队负责人与核心成员,切实为教学团队的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其次,党支部号召支部成员在教学团队建设和运行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践行党员教师“任务率先完成,完成质量达标”的承诺,确保教学团队任务完成有效率,日常运行有效果。第三,党支部书记与教学团队负责人联席工作,紧密沟通,共同确定教学团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形成党支部推动业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和策略,保证教学团队领导有力、组织有力、运转有力。

      紧紧围绕思政课教学开展支部党建工作。“纲要”党支部不仅把思政课教学列入支部党建的核心任务,还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列入党员评价体系,切实推进党建和业务的双融合工作。一是增强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的应用导向和实践意义。政治和理论学习是支部党建的重要内容,它既是支部党员提升政治和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员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支部党员与教学团队成员联合开展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运用微党课、专家讲座形式,准确把握理论和政策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同时,以服务教学活动、理论宣讲、论文写作为导向,运用主题发言和专题研讨的方式继续深入学习,在活学活用中激发党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和实现“理论学习不走样,服务实践有力量”的理念。二是强化思政课教学也是支部党建工作的认识和定位。“上好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高校基层党支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决定、服务党的工作的具体任务。“纲要”党支部充分认识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集体备课活动列入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支部党员和教学团队成员每月召开一次专题备课会,研究“三进”工作的实施意见,精选授课内容,探讨传达新精神、新理论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撰写备课教案,保证把党的精神和理论扎实有效地贯彻到课堂和学生中去。三是注重党员教师的专业能力、道德素养与党性提升。“纲要”支部党建的最大优势是党员教师大多从事党建和党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因此,党建与业务的契合性也为成为支部灵活开展党建工作的有利基础。结合支部主题党日、党课和课程教学改革活动,支部以创新形式举行了党史读书会、党建知识大比拼、微党课、微宣讲等活动。这些带有专业性质的学习和活动,既充实了党员教师的党建和党史知识,提升了授课技能,又使党员教师重温了党的发展历程,坚定了理想信念,加强了党性修养,有力地形成了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融合推进的合力。

     

    效果双促进,良性循环

      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的形成既要看号召力、动员力,又要看贯彻力、执行力。贯彻和执行的效果好不好是判断和评价组织力强不强的主要标准,也是推动组织力不断强化的持久动力。“纲要”支部在推进“双融合双促进”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效果印证了支部党建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支部党建凝聚了人心、积累了力量,有利于形成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的良性循环。

      党员教师教学技能大幅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通过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宣讲的融合互动,支部党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获得大幅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从学院教学竞赛一等奖到学校教学竞赛一等奖,从省教学竞赛三等奖到全国微课大赛一等奖,从校教学先进个人到国家民委教学标兵,再到高校思政课“名师范课堂”。这些荣誉和成绩的取得,体现了党员教师个人的成长发展,更体现了“双融合双促进”工作的实际效果。

      理论宣讲形成品牌,参与党建与教学工作的动力被激活。支部党员教师在理论宣讲中发挥独特优势。近年来,支部党员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服务基层党员群众理论宣讲,为5000多名师生群众宣讲近百场次,其中2人成为省委讲师团成员,3人成为学校宣讲团成员。通过不同层面的宣讲,支部党员教师不仅在理论学习水平、授课技能与党性修养方面获得了提高,还在精神和心理层面获得了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这大大激发了党员教师继续投身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和参与支部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党建教学工作双促进为支部党员的科研工作创造了条件。高校教师的业务工作,一在教学,二是科研。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双促进,还体现在党建和教学推动科研发展的良好态势上。近5年来,支部党员教师围绕党史党建问题,先后获得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权威文章4篇,CSSCI文章30余篇,核心期刊40余篇。良好的科研能力既为思政课深度教学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又为支部党建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了思想活力。

      

    党建新局面,争创佳绩

      2018年,“纲要”支部在湖北省高校工委组织的“三好”(支部好案例、书记好党课、党员好故事)展评中,获得“支部好案例二等奖”、“书记好党课”三等奖。同年,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培育单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持续完善和发展,需要新思路新方法,也需要及时总结经验,继往开来。

      “双融合”机制,是高校基层支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达成“双促进”目标的有效运行机制。它有效地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在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任务执行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建工作有力地渗透到专业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具体环节中,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又增强了整个教学和宣讲团队的思想凝聚力和业务能力。

      坚持以问题导向、技能提高、专业精深、服务社会的理念,切实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学习的有效性、实用性、吸引性和持久性。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学习有效性的基本规律。教师党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从理论学习的目的性和现实性出发,解决教学实践和社会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和科研的实践中应用专业技能和知识,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时又去查找理论不足和技能方法差距,推动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和持续有效。

      “双融合双促进”机制是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方式。它紧紧抓住基层党支部组织力这个关键与核心,不断生成基层组织生活的向上动能,激发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朱琳瑄)

    网站编辑:朱琳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