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宋俊:工人的出息就在自己的岗位上
    发表时间:2018-11-23 来源:中工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拥有国家专利102件,认定企业技术秘密91项,主持公司级技改项目1项,产生经济效益逾九千万元,获得上海市工人发明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国国际发明展金奖、巴黎国际发明展银奖、2018上海工匠……这些耀眼的荣誉属于一位年轻的一线工人———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宋俊。

     

      6年攻关“变废为宝”

      在宝钢股份废酸处理厂房边上,有一座面积150平方米、高度达18米的新厂房。推开厂房大门,可见一个巨大的绿色罐体,这里是宋俊的“炼金房”。吃进去的是废氧化皮、废盐酸、废氨水等工业废弃物,吐出来的是市场紧俏的高端软磁材料。这个集聚了11项技术专利的“从轧钢三废中提取高端磁性材料技术”项目,其发明者正是宋俊。

      了解钢铁企业的人都知道,在钢铁生产流程中,47%的污染物排放来自板材生产。每年用于环境治理投入的成本,高达30亿元。废氧化皮、废盐酸、废氨水,是板材生产中最常见的3种废弃物。很多人对此都习以为常,但宋俊却不一样,面对这些天天见到的废弃物,他时时陷入思考:氧化皮中的铁、废盐酸中的氯化铁、氨水中的氨氮,都是有价值的资源。废弃物,如果放对了地方就是宝贝。

      2009年,宋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思路,以3种废弃物为原料,生产α体氧化铁红。这时,宋俊进公司才刚满10年。

      很多人评价宋俊是用了十年时间走了别人二十年走过的路。在参加工作后短短的几年间,他便取得了所在区域所有的岗位操作资质。之后通过技能培训,在30岁时就取得了人社部颁发的高级轧钢技师资质,成为当时宝钢集团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作为多个攻关课题的主要成员,宋俊先后承担了多项科研任务,并获得技术创新重大成果奖;由他领衔的技术攻关项目,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集团技术创新重大奖;多项发明成果在巴黎国际发明展、中国国际发明展、全国发明展、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上获奖频频,所带领的团队连续4年获得中国质量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有人评价,宋俊就是上天赐给他“吃这碗饭”的,但事实上,他一路走来,并非顺风顺水。

      在初步尝试“变废为宝”,生产α体氧化铁红时,宋俊收获的是一堆新垃圾———“氧化铁渣”。“轧钢废料成分复杂,杂质含量高。如果没有相应的除杂提纯技术作为支撑,后续的处置就无从谈起。”从失败的经验中,宋俊锁定了第一个攻关点。“搞过材料的人都知道,分析新材料的成分不难,难的是精确掌握材料的配方。”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最终,宋俊才发明了高效率除杂技术,综合除杂效率达到99.5%以上。

      宋俊发明的从轧钢“三废”中提取高端磁性材料的技术,生产出高端的软磁原材料,而此时,他已历经6年攻关,最后制成成品稳定批量供货给国内多家知名软磁生产企业。

      从2011年在宝钢股份应用这一技术以来,回收各类废弃物数十万吨,节约了大量的废弃物处理费用。这一技术为钢铁生产环节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也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对钢铁企业“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认识,为绿色经营、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团队合作完成创新成果

      “工人的出息就在自己的岗位上”,宋俊喜欢用这句话总结他对工人这一身份的理解,他用十年做到了这一点。但同时,多年的工作经历也让他坚信,无论是攻关还是创新,都不能靠单打独斗,工人的出息还体现在与团队协作的互相成就中。

      2008年,高牌号硅钢的需求量日益旺盛。公司决定对宋俊所在的三期酸连轧机组进行升级换代,已经有10年工龄的宋俊,作为一线操作骨干被吸纳进去。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帮了他大忙,他与院校科研人员、现场技术人员通力协作,从一个个部件改造、一种种试剂调配入手,接连攻克了酸洗通板、抗反弯焊接、高速轧制等生产难题,形成了一系列专有装备技术,掌握了高牌号硅钢的酸连轧关键工艺。由此,硅钢的生产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5倍以上,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宝钢也成为国内首家采用酸连轧工艺生产高牌号硅钢的企业。

      “高牌号硅钢酸洗液脱硅工艺优化”是宋俊率队完成的第一项创新成果。分厂领导惊喜之余,提醒他尽快申报技术秘密。宋俊眼前一亮:“从专注于实际操作,到科研理论与实践的复合,我看到了适合于自身条件的岗位创新之路,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能够互相成就。”  作为宝武集团乃至上海市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之一,也是上海市为数不多的“80后”工人发明家,宋俊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培育了一批技术骨干。在研究如何把犹如粗盐般的原料,碾磨成细腻的“精盐”攻关课题时,他通过工会搭建的平台,还与孔利明、王康健等前辈签订了“师徒合同”,到院校拜师求学,完善知识结构,寻找突破方向。

     

      思考问题喜欢“一钻到底”

      宋俊为何取得这么多成绩?面对记者的疑惑,宋俊归功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传统意义上,工人是一个执行者。工厂有一系列规章制度、工艺流程,工人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这容易成为一种束缚,局限了他们的思维。我的思维比较跳跃、发散,凡事最爱问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有没有更好的操作方法?我会从很多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一旦有了新想法就很执着,钻研一个问题,喜欢‘一钻到底’。”

      了解宋俊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评价对于他,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只有中专文化的宋俊19岁就参加工作,理论功底是他最大的软肋。为了补足理论差距,他把学校里的课本重新翻出来,还订阅专业期刊、借阅图书馆藏书,抓住一切机会向别人请教,一点点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理论指导实践,对于宋俊而言,光有实战操作、光能解决具体问题还不够,还要善于总结提炼,把技术经验和新技术背后的思路、逻辑固化下来,再进行理论提升,变成技术成果。他申报的第一项国家专利被连续退回六次,每一次他都认真反思失利原因,总结经验,前后花了五年时间才最终获得认定。其间所经历的艰难曲折,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根本就不可能坚持下来。

      如果要说,工作的出息体现在个人的岗位上,体现在团队协作的互相成就中,那么,支撑这些的源头便是“一钻到底”、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韧劲,宋俊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种难得且宝贵的工匠精神。

      (责任编辑:曾龙)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