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杨海定:送青云村直上青云,留病痛隐忍不言
    发表时间:2018-06-2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裘立华 黄成峰

     

    青云村村民在大雨中送别村党总支书记杨海定 记者裘立华摄

     

      5月19日,宁波,瓢泼大雨,奉化萧王庙街道青云村千余百姓为他们的杨书记送最后一程,队伍绵延1.5公里。村民们说,老天都在为杨书记哭泣。

      两天前,55岁的村党总支书记杨海定积劳成疾,猝然离世。

     

      8年,留下20多块荣誉奖牌

      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市历史文化名村……走进青云村委会议事厅,墙上悬挂的22块荣誉牌跃入眼帘。

      “海定哥上任前,这面墙一片空白。”村委会主任孙勇其说。

      杨海定是2010年被街道和村里请回来的。那时,青云村是奉化有名的“麻烦村”,上访不断。

      早在2007年,村里党员就集体联名要求杨海定回来“治村”。但办着年收入百万元企业的他,不愿意回来。

      这回,推脱不了的杨海定回村了。上任第一天,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要么不干,要干就一定要干好。

      “杨书记啃的第一块‘硬骨头’,就是村里门前河、外婆溪河整治及村道拓宽。”村党总支副书记孙志伟说,两条村河昔日垃圾遍布,沿河老宅破旧不堪,河旁主村道连一辆汽车也进不来。因为涉及75户人家拆迁,没人敢下决心。

      “有5间楼房最为棘手,房屋所属的4个堂兄弟有3个在外地居住,剩下一个意见较大,让海定哥吃了闭门羹。”孙勇其说,杨海定50多次上门做工作。最后,该村民的子女被打动了,帮杨海定一起劝服了家人。

      作为一村的“掌舵人”,必须眼光长远。2014年青云村获评市历史文化名村,杨海定借机启动全村6.5万平方米的古建筑修缮工程。“修破房子干啥,不如拆了建新房……”面对村民的质疑,杨海定带着60名村民代表,到慈溪方家河头村考察。看着人家一幢幢修旧如旧的古建筑重焕青春,大家的心弦被拨动了。

      为当好古村修复“设计师”,杨海定远赴安徽西递、宏村等地取经。如今,青云村古村落修复工程已完成70%。

     

      群众疾苦放心上,自身病痛不愿多提

      村庄变美了,如何让村集体和村民的“荷包”鼓起来?杨海定一直在思索。

      “海定哥上任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12万元,还有250多万欠款。”孙勇其说,青云村有1600多亩村集体所有的山林地,部分山地虽然承包出去,但一些村民拖欠租金,还有些未承包山地被人圈为己用。村里收回后,划出300亩经济林,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承包给肯干活、懂技术的村民。“3年承包款100多万元,每年村集体收入增加30多万元。”随后,杨海定又以出租方式盘活粮仓、村服务中心等资源,助村集体收入去年首次突破70万元。

      在杨海定指导下,不少村民拓宽了增收路。孙梦华曾以干农活为生,全家年收入不足万元。2012年,在杨书记建议下承包了4亩半山地种水蜜桃。孙梦华说,杨海定经常就种植、销售帮他出点子,“去年净利润4万多元,盖了新房,还给儿子办了婚事。”

      村民孙常尧至今记得,2014年12月1日杨书记开车送他去上班。此前,他没有固定工作,闲来爱打麻将。“日子不能这样浑浑噩噩过,不干活怎么行?”为改变孙常尧的生活状态,杨海定几次奔波,介绍他去保安公司工作,还花2000元为他买了一辆电动车代步。回想起杨海定生前的叮嘱,孙常尧眼眶有些湿润。

      “杨书记真正把群众视为家人。”参与村史编撰的孙小明说,“他帮很多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但自己儿子还在宁波一家私营企业打工,女儿至今待业在家。”

      群众疾苦放在心上,自身病痛却不愿多提。几年前,他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后又引发了肾病等多种并发症,有时脚肿得连布鞋都穿不进。“每次住院做腹透,他总是说外出开会,或去宁波儿子家住几天,以免大家担心。”村妇女主任孙春萍说,“大家提醒他注意身体,他总是轻描淡写回一句‘不要紧’。”

     

      5000万工程,他没有插手一分钱

      “管好自己再管别人!”杨海定任书记后,这句话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记了多遍。

      “越是亲近的人,杨书记‘打’得越重!”村会计孙孟炎说,村里的晒谷场曾搭满违章建筑,杨海定小舅子赖以谋生的小店就是其中之一。几年前,村里决定拆违改建公共停车场。消息传出,村民们炸开了锅:“要拆我们的房子?杨海定你先拆自己小舅子的!”杨海定以身作则,做通老婆工作,拆了小舅子的店,让大家心服口服,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杨书记外出考察、采购、接待客人的路费、住宿费、餐费等,从没报销过一分钱,每年还要倒贴二三十万元给村里。”联村干部、街道纪工委书记潘飞英说,受杨海定的感染,8年来全村干部相关费用“零报销”。

      对村里慷慨,对自己却吝啬。儿子杨城杰说,父亲经常穿一件红格子衬衣、一双老北京布鞋,代步的汽车开了10多年。

      “当村干部不是来发财的,班子不正,做事不顺。”为了让村班子劲往一处使,杨海定上任后制订了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村干部及亲友不准承包承建村里任何项目。他还主动把自己作为书记的财务审批权从2000元降到500元,超过500元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同意。

      潘飞英说,杨海定引导全村坚持一事一议制,村里大事要事邀请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共同商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几年,青云村建设总投入超过5000多万,但杨书记从没插手过一分钱,反而每年倒贴二三十万。”

      有人问,这样做值不值?杨海定生前没有回答过,但百姓的口碑会回答。

      (责任编辑:曾龙)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