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李兆申:军医的使命
    发表时间:2017-12-2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他发明的“体内卫星”实现胃肠无创检查

    记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院士

     

    肖鑫、陈国全、吴登峰

      12月中旬,在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近80岁的患者在李兆申院士指导下,穿上特制的腰带,吞服一颗“胶囊”机器人后躺在检查床上。她从平板电脑上看到了一场“奇幻漂流”秀:在李兆申的遥控下,“胶囊”由胃入肠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溃疡、息肉……自己的胃肠道一览无余。

      “胶囊”机器人的发明人、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从事消化内镜和胰腺病研究30多年。他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胶囊内镜和国际首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创建急性胰腺炎救治和慢性胰腺炎微创治疗新体系,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励13项,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2017年11月27日,李兆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挑战医学难题

      “一个医学工作者最大的幸福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医治更多的病人。如果能用我自己的科研成果去造福患者、改善他们的生活,那就是我最大的荣幸!”这就是李兆申的幸福观。

      1987年,李兆申读研究生期间,就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胃黏膜血流量检测与胃肠疾病关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可当时做胃黏膜的血流测定,没有现成的仪器和方法,只能靠手工测定,这样很难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

      通过多方打听,李兆申听说天津南开大学有光纤测定仪。第二天,他请了假,背着军用书包,带着几个馒头,就登上了开往天津的列车。

      经过十几小时的长途旅行,抵达天津的李兆申已疲惫不堪。可为了赶时间,他顾不上休息,马上带着仪器踏上返程。在回上海的列车上,他一手抓着车扶手,一手扛着仪器,硬是从天津站回了上海。由于过度劳累,加上长时间用一种姿势扛仪器,李兆申回来后,患了严重的气胸住进了医院。可他还没等病情完全康复,又钻进了实验室。

      凭着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李兆申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内镜下检测胃黏膜血流量的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廖专说,导师李兆申是个不知疲倦的人,不管有多辛苦,他从不说一句累。他总是为了军队的需求、病人的需要,奔跑在通往医学高峰的创新之路上。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但传统治疗需药物终生维持,而且疗效差、费用高,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

      为攻克这一医学难题,李兆申带领团队,从上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率先开展慢性胰腺炎内镜治疗,形成8项关键技术;201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胰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在此基础上,李兆申建立慢性胰腺炎“药物-碎石-介入-手术”新体系,累计治疗12000余例次,总有效率达95%以上,显著提高治疗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学者挑战医学难题的努力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世界内镜学会前任主席雷迪教授多次撰文引用并高度评价,认为“李兆申团队的创新研究是对慢性胰腺炎微创治疗的巨大突破。”

     

      “体内卫星”的诞生

      人体腹中5至6米长的小肠,一向是传统胃肠镜检查所无法涉足的“盲区”。长期以来,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只有10%。

      “有没有可能像吞胶囊一样吞一颗‘体内卫星’,边拍照边传图片?”2003年,李兆申和几位年轻骨干在一起讨论时,产生了这样的奇思妙想。

      这个想法有点“科幻”,但李兆申心驰神往。他查阅了国内外所有相关资料文献,与相关工程科技人员一起边临床,边研究,边设计,边探索……

      两年后,梦想成真——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肠胶囊内镜系统研制成功了。这套全球领先的胶囊内镜系统,目前已在70多个国家的3600多家医院应用80万例。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的著名消化内镜专家分别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述评予以肯定。2010年,“消化道智能胶囊内镜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虽然突破了小肠这一盲区,但李兆申并不满意。他说:“中国最亟待解决的消化病是胃病,尤其是胃癌。”因为传统胃镜需要插入式检查、痛苦大,多数患者抵触胃镜检查,失去了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

      第一代胶囊内镜虽然无痛苦、显像好,但无法主动控制,容易遗漏胃内病灶。

      如何升级第一代胶囊内镜、实现胃病无痛苦检查?

      面对这一无人涉足的领域,李兆申团队于2008年再次踏上自主研发之路。磁场精确控制、自动巡航、实时定位、纳米涂膜高清成像……随着一个个核心技术难关被攻克,2009年,磁控胶囊内镜系统研制成功。通过严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检验,这一系统在2013年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成为全球首台用于临床的胶囊胃镜,实现了胃病的无创无痛检查,也就有了开头那一幕“胶囊”机器人从胃到肠的“奇幻漂流”秀。

      4年来,磁控胶囊内镜已在400余家医院和体检中心完成检查30余万例,入选“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和“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军医的使命

      作为一名军医,李兆申始终牢记其使命担当,坚持“为官兵谋健康、为战场作保障”。

      2005年,李兆申到海军某部巡诊。刚抵达,一名中士就捂着肚子、表情痛苦地来到诊室。检查后,李兆申发现这名士官患有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由于合并的出血和幽门梗阻已无法通过内科治疗,必须进行胃部分切除术。

      手术很成功,但李兆申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基层战士的溃疡病怎么会拖这么久?”他调研发现,基层官兵的胃肠病,尤其是应激性溃疡患病率高达20%,但作为主要诊疗手段的民用消化内镜成本高、使用条件多,无法在基层部队普及。

      “一定要做出基层部队用得上的内镜!”回到上海的第二天,他就着手组建攻关团队,启动野战内镜的研制。但研究之路曲折不平。微型成像系统、高亮度光源、送气送水装置……都是国内外鲜有人涉足的领域。为了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他四处寻找合作厂家,带领大家加班加点研究论证。

      2014年10月,野战内镜按计划定型组装,动物实验却意外发现内镜存在观察盲区。调试数十次,均没有改善,合作厂家都打了退堂鼓,工程师劝他:“李教授,这个研究吃力不讨好,有这个精力不如搞一些通用的内镜器械,名利双收!”

      “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是军医,这是我们的职责!”李兆申反复摸索,终于通过旋拉镜身、改变传统操作弥补了设计短板。

      目前,这种便携式野战消化内镜系统诞生,初步可实现在野战条件下对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部分腹部战创伤快速确诊和止血治疗。

      而李兆申教授攻克军事胃肠病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他主编的《中国军人生存手册》、《心理训练手册》装备一线部队,他领衔的《东南沿海战区野战内科学相关关键技术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