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建网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续写“徙木立信”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5-04-2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李吉明
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方法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以真抓实干创造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这深刻表明党中央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信心,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生动宣告。
(一)
“徙木立信”的故事,源于《史记·商君列传》。讲的是秦孝公继位后,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图强。商鞅怕老秦人百姓不信赖自己,也怕法令得不到施行贯彻落实,于是就在秦国都城栎阳的南门口竖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承诺给予搬到北门的人十金。百姓不信。商鞅又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商鞅当众赏赐了五十金给那个人。由此,他赢得了百姓信任,新法在秦国得以施行、久抓不改,最终使秦国走向了强大。
制定中央八项规定,就是突出一个“信”字,目的是回应老百姓最关注的党的作风问题。这是新时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成为改进工作作风的“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也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从战争年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新时代的中央八项规定,体现的是一脉相承的人民情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持续推进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永葆先进性的政治品格。
(二)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党的建设满盘皆活。从车子到房子,从会风到文风,从迎来送往到婚丧嫁娶,从紧盯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到持续解决形式主义、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只要涉及作风问题,坚决查处、绝不退让,深挖病灶、正本清源,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12907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十多年前的徙木立信之举,抑浊扬清、积微成著,涤荡了党风政风、学风文风中的不良因子,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净化、精神面貌的提振。
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作风建设同样如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钉钉子嘛,再钉几下,久久为功,化风为俗。”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使之化风为俗、形成常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劲作风保障。
(三)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释放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充分体现了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的决心和韧劲。把学习教育抓实抓好抓出新成效,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对标中央要求找方向、明路径。
“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一些久拖难解的问题,病症在下面,病根却在上头。以身教作示范,用行动发号令。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必须坚持以上率下,抓住“关键少数”,一体推进学查改。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以好作风增强战斗力,以好生态凝聚正能量。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学深悟透,逐条逐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鲜明的示范效应,带动党员、干部原原本本、深入系统学,在常学常新中夯实思想根基、筑牢精神堤坝。
一时改进作风不难,难的是形成习惯。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要针对调查研究、新闻报道、干部住房、办公用房、公务接待、楼堂馆所、公款消费、铺张浪费、礼品礼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项一项查摆、一件一件整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做到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严防问题回潮反弹。大人不华,君子务实。要精准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义,入脑入心入行,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方法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以真抓实干创造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踽踽独行,莫如并肩同行。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注重开门教育,接受群众监督,真心诚意听群众反映问题、向群众通报情况、为群众解决困难,让群众更加切身感受到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春潮涌动,百舸争流。当前,“十四五”收官在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繁重,迫切需要以严实的作风锤炼党性、砥砺奋斗。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力戒华而不实的虚浮之气,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凝聚同心共进的磅礴伟力。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