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要做到表里如一
蒋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将这份忠诚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做到表里如一。表里如一,绝非简单的言行一致,它体现在党员干部在无人监督时的自我坚守。表里如一作为忠诚最直观的体现,既是党员道德修养的集中反映,更是衡量其是否真正做到对党忠诚的标尺。这种表里如一的忠诚,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工作时间的履职层面,更需延伸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贯穿党员的一生。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前赴后继,秉持忠诚之心,筑牢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基。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种风险挑战纷至沓来。面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时,广大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本色。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党员队伍中,仍有部分党员未能做到对党忠诚,成为表里不一的“两面人”。表面遵守组织程序,私下却违反请示报告制度,对个人有关事项遮遮掩掩甚至刻意隐瞒;表面维护党员良好形象,私下却罔顾公序良俗,搞特殊耍特权;表面承诺服务群众,工作时间之外对群众诉求却充耳不闻。“两面人”本质上是对党不老实、不忠诚,是对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欺骗,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党内政治生态,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危害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部分党员之所以沦为表里不一的“两面人”,很大程度上在于对理想信念缺乏清晰的理论认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知半解,导致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足,在大是大非面前摇摆不定。理论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没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忠诚就缺乏持久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对党要有朴素的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自觉”。这种理性自觉,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深刻领悟,源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钻研与笃信践行。党员干部唯有沉下心来,将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和习惯,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的认识,以学铸魂、以学增智,才能凭借扎实的理论素养,在复杂局面中洞察本质、明辨是非,在惊涛骇浪中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心向党、言为党、行兴党,以深厚的理论功底筑牢忠诚之基。
对党忠诚是纯粹的、无条件的,也是具体的、实践的。责任担当是对党忠诚的具体实践,缺乏担当精神,忠诚便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部分党员干部沦为表里不一的“两面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责任担当。责任的缺失,致使其在思想上麻痹大意,政治立场逐渐动摇。在行动上挑肥拣瘦,执行任务时打折扣、搞变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如果连本职工作都没做好,不担当不作为,把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撂荒了甚至弄丢了,那就根本谈不上‘两个维护’”。党员必须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使命,将责任担当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主动作为,践行初心使命,永葆公仆本色。责任担当,既是鲜明态度,更是过硬能力。面对改革发展难题,党员干部要迎难而上,勇啃“硬骨头”;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应挺身而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群众时,主动倾听诉求,解决“急难愁盼”。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责任担当书写对党忠诚的时代答卷。
严守纪法规矩,不仅是对党员行为的外在约束,更是培育忠诚品格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大家谨记在心,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党内法规对于表里不一的“两面人”,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和惩戒。党员要认真学习党内法规,精准把握其内涵与要求,让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入脑入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各级党组织要强化对党员的纪律教育,引导党员认清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同时,注重加强党内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对已经发现的“两面人”问题,要严肃查处,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全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促使党员干部在严守纪法规矩中,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网站编辑: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