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红色资源 打造“掌上课堂”
观看创新推动民兵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录像片,安排4个不同类型单位介绍经验,展示推介“红城民兵”APP功能……近日,内蒙古军区召开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推进会,梳理总结教育开展情况,研究破解难题之策,找准工作发力重点,交流互鉴真招实策,着力提升新时代民兵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民兵是遂行支援保障任务的拳头力量,在维护边境安全、抢险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军区机关某局领导说,“长期以来,我们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民兵头脑,让大家明白‘当民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我该做什么’等基本问题。”
着眼打造过硬民兵队伍,该军区指导所属单位积极探索开展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包头军分区结合担负任务,运用随机授课、临战动员、参观践悟等手段,探索民兵遂行支援保障任务时的教育方式;乌兰察布军分区围绕边境民兵特点规律,摸索出“三悟一赋”教育模式……各单位独具特色的做法,辐射带动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针对民兵接触社会面广、获取信息渠道多的实际,该军区指导所属单位注重用活用好当地红色资源,发挥国防教育基地育人功能,组织民兵开展参观见学、实践感悟等活动,让大家近距离感悟红色历史,在回溯光荣历史、聆听先辈事迹中补足精神之“钙”。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冬日的阿尔山三角山哨所,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前来参观见学的扎赉特旗努文木仁乡女子民兵排民兵党员整齐列队、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近年来,我们充分运用红色资源,以基地化教育、实践性研学、融合式演训为载体,持续强化教育主阵地功能,用革命英雄、身边典型的感人事迹感染熏陶民兵,激励大家练精专业技能,提高遂行使命任务能力。”兴安军分区机关一名干事说。
“通过开展军地联训联演、组织精品理论授课、举办知识竞赛、举行国门宣誓仪式和学习感悟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坚定了争当新时代民兵的坚定信念。”民兵邰莺歌说,每次到阿尔山市研学研训基地参观见学,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在汲取红色营养的同时,还能让思想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净化。
近年来,武川县人武部利用民兵整组训练时机,组织民兵来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纪念馆,开展重温革命历史、讲述革命传统等活动;乌兰察布军分区组织民兵到集宁战役纪念馆、贺龙同志革命活动旧址、绥蒙革命纪念园等实地参观,并开展“重走绥中路、再沐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民兵感悟革命先辈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注重科技赋能,是确保民兵跟上时代脚步的“新引擎”。针对民兵分布在不同行业、各个领域的实际,该军区指导各单位坚持建好云平台,借助融媒体打造连接终端的教育直通车,推动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向全时空、全方位、全层级延伸。
乌兰察布军分区依托“乌兰察布云”,搭建知识“掌”上学、动态实时管的功能多元“乌兰察布民兵云”,实现辖区基干民兵“兵走千里一网牵”;阿拉善军分区利用地方“党建+”、基层武装业务等信息平台,推开“慕课”教育模式,让基干民兵通过手机实时学习……“只有找准思想连接点、感情共鸣点、教育切入点,才能增强新时代民兵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阿拉善军分区干事李玉松说。
在乌兰浩特市人武部,记者点击他们自主研发的“红城民兵”APP,主页面显示时政要闻、国防教育、政策解读等4个板块,下设国防教育讲堂、红城故事、金点子、我的E支部等栏目。“我们把职能使命、国防义务等教育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为民兵交流思想、探讨业务、比拼才能搭建专属阵地。”该人武部领导说。
“教育创新永远在路上,思想引导需要常抓常新,必须紧贴民兵需求,真正走进内心,让大家喜欢听、喜欢看,自觉受教育、受感染,这样的教育创新才对路子。”该军区政治工作局领导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指导各单位着眼使命之本、时代之变、受众之需,既在灌输内容上求真求实,又在方式方法上求新求变,让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铸魂育人、凝心聚力的“大熔炉”和“主阵地”。(董 璇 本报记者 贺志国)